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生理学》考点解析:胰液的分泌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12

  胰液的分泌

  胰腺由外分泌腺和胰岛两部分组成。外分泌腺可分泌胰液,在食物消化中有重要意义。

  1.胰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胰液是无色、无臭的碱性液体,pH 7.8~8.4,成年人每日分泌的胰液量为1~2L。其成分包括水、无机物和有机物。

  (1)胰液的无机成分和作用: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胰液中的有机成分和作用:胰液中含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水解酶,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1)碳水化合物水解酶:胰淀粉酶可将淀粉、糖原及大多数其他碳水化合物水解为糊精、麦芽糖和麦芽寡糖。

  2)蛋白质水解酶:主要包括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它们均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于胰液中。在小肠液中肠激酶的作用下,可将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随后胰蛋白酶又可激活胰蛋白酶原(正反馈),也可激活糜蛋白酶原和羧基肽酶原。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可使蛋白质分解为眎和胨,共同作用时最终使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

  3)脂类水解酶:胰脂肪酶是消化脂肪的主要酶。胰脂肪酶可将中性脂肪分解为甘油、甘油一酯及脂肪酸。

  2.胰液分泌的调节:进食后,胰液开始分泌或分泌增加,食物是刺激胰腺分泌的自然因素。胰液分泌的调节分为头期、胃期和肠期。头期主要是神经调节,胃期和肠期以体液调节为主。

  1.头期:食物的色、香、味对感觉器官的刺激通过条件反射或食物刺激口咽部等感受器而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递质为ACh。迷走神经还可通过促进胃窦和小肠黏膜释放胃泌素,后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间接引起胰液的分泌。

  2.胃期:食物扩张胃,通过迷走一迷走反射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扩张胃以及蛋白质的消化产物也可刺激胃窦黏膜释放胃泌素,间接引起含酶多但液体量少的胰液分泌。约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5%-10%。

  3.肠期:是消化期胰腺分泌反应的最重要时相,此期的胰液分泌量最多,占消化期胰液分泌量的70%,碳酸氢盐和酶含量也高。进入十二指肠的各种食糜成分,特别是蛋白质、脂肪的水解产物对胰液分泌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参与这一时相调节胰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是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