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基础医学理论《生理学》考点解析: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05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

  纯净的胃液是无色的酸性液体,PH为0.9~1.5。胃液中除含大量水外,主要成分包括盐酸、HCO3-、Na+、K+等无机物和消化酶、粘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

  (1)盐酸:由泌酸腺的壁细胞分泌。

  1)盐酸的分泌及分泌机制:胃液中的盐酸是由壁细胞逆浓度梯度主动分泌的,其中H+的分泌与与壁细胞顶膜上的质子泵的作用有关。

  2)盐酸的生理作用,包括:①激活胃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被消化;③杀死随食物入胃的细菌;④与铁和钙结合,形成可溶性盐,促进它们的吸收;⑤胃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2)胃蛋白酶原: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合成并分泌。胃蛋白酶原本身无生物活性,进入胃肠后,在盐酸的作用下,被水解掉一个小分子的肽链,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的功能是水解蛋白质,生成眎和胨及少量多肽和氨基酸。

  (3)粘液和碳酸氢盐

  1)粘液:由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作用有:①具有润滑作用,有利于食糜在胃内的往返运动;②保护胃粘膜免受坚硬食物的机械性损伤;③粘液呈弱碱性,可降低胃液的酸度,减弱胃蛋白酶的活性;④粘液具有粘滞性可减慢胃腔中的H+ 向胃壁扩散。

  2)HCO3-:主要由胃粘膜非泌酸腺分泌,和粘液一起,共同构成抗胃粘膜损伤的屏障,称粘液-HCO3-屏障。

  ⑷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它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以防止小肠内水解酶对维生素B12的破坏。到达回肠末端时,内因子与粘膜细胞上的特殊受体结合,促进结合在内因子上的维生素B12的吸收,但内因子不被吸收。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