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病理学考点解析:梗死(infarction)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03
中梗死(infarction)
(一)梗死的概念: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滞,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梗死。动脉阻塞引起的梗死较多见,静脉回流中断或静脉和动脉先后受阻亦可引起梗死。
(任何引起血管管腔阻塞,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中止和缺血的原因均可引起梗死。)
(二)梗死形成的原因: 1.血栓形成 2.动脉栓塞 3.动脉痉挛 4.血管受压闭塞
(三)梗死形成的条件:
1.供血血管的类型:①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或侧支循环丰富的组织,通常不易发生梗死,如肺、肝、前臂。
②侧支循环较差的,易发生梗死,如脾、肾、心、脑。
2.局部组织对缺血的敏感程度
(四)梗死的形态特征:
1.梗死灶的形态 取决于该器官的血管分布方式
①锥体形,切面上呈三角形,如脾、肾 肺等。 ②不规则地图状,如心梗。 ③节段,如肠梗死。
2.梗死灶的质地 取决于坏死的类型。
①脾、肾、心的凝固性坏死,早期局部肿胀,晚期坏死组织较干燥,质地坚实。 ②脑等液化性坏死。
3.梗死灶的颜色 取决于梗死灶的含血量
①血量少时,贫血性梗死或白色梗死 ②血量多时,出血性梗死或红色梗死
(五)梗死的类型: (根据梗死灶含血量的多少、有无细菌感染进行分类)
1.贫血性梗死: 见于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支血管细而少的器官。
⑴常发生于结构致密、血管吻合枝不丰富的组织,动脉阻塞,出血很少。
⑵多见于心、肾、脾、脑。
⑶病理改变:①大体:圆锥形或不规形、黄白色,边缘有白细胞浸润带和充血、出血带。
②镜下:凝固性坏死,原有轮廓隐约可见,后期细胞崩解、肉芽和瘢痕形成。液化性坏死,可形成空洞,脑坏死灶可形成胶质疤痕。
2.出血性梗死
⑴发生条件:①严重淤血伴有动脉阻塞:肺、肠、卵巢。
②组织疏松:富有弹性、易扩展,梗死区血 液不易挤出
⑵病理特点:① 大体:梗死灶,圆锥形、节段性或不规则形,暗红色,无出血充血带。
②镜下:梗死区组织坏死、弥漫性出血。
⑶常见类型:①肺出血性梗死: 左心衰竭,在肺静脉压力增高和肺淤血的情况下,单以支气管动脉的压力,不足以克服肺静脉压力增高的阻力或栓子出现时可发生。患者咳嗽、咯血、胸膜刺激症、发热、血象改变。
②肠出血性梗死: 常见于肠套叠、扭转和嵌顿性疝,初时肠段肠系膜静脉受压而淤血,以后受压加剧,伴有动脉受压而使血流减少或中断,肠段缺血坏死。患者腹痛、呕吐、肠梗阻、腹膜炎。
3.败血性梗死: 由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引起。常见: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来源:梗死前已有感染, 细菌来自感染性栓子, 细菌来自血液, 梗死后细菌自外侵入
(六)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 取决定于梗死的器官、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细菌感染等因素。
1.肾梗死:腰痛、血尿,不影响肾功
2.脾梗死:脾被膜炎→左上腹疼痛
3.肺梗死:胸痛和咯血、呼吸困难
4.肠梗死:剧烈腹痛、血便、坏疽、穿孔、腹膜炎
5.心肌梗死:导致心绞痛、动脉瘤、心脏破裂、心力衰竭,猝死
6.脑梗死:失语、偏瘫、死亡
7.四肢、肺、肠梗死:继发腐败菌感染 坏疽
(七)梗死的结局 1.溶解、吸收 2.机化、包裹、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