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病理学考点解析:血栓形成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02
中血栓形成(thrombosis)
(一)血栓形成的概念: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有形成分凝聚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二)血栓(thrombus):在凝聚过程中所形成的固体质块。
(血栓是血液在流动状态下,由于血小板活化、凝血因子激活而发生。)
(三)血栓形成条件: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1)损伤原因:炎症(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条件下。
(2)内皮细胞具有:抗凝作用(主):⑴屏障⑵抗血小板粘集⑶抗凝血酶或凝血因子⑷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促凝作用:⑴激活外源凝血过程 ⑵辅助血小板粘附 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
总结内皮细胞的作用:①正常情况及内皮细胞完整时,抑制血小板粘附及抗凝。
②内皮损伤或激活时,引起局部凝血。
(3)血小板的作用: ①粘附反应 ②释放反应 ③粘集反应
2、血流状态的改变: 指血流减慢和产生漩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形成。
3、血液凝固性增加: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而出现的血液的高凝状态
(四)血栓形成的过程: 血栓都是从内膜表面的血小板粘集堆开始,此后的形成过程及其组成、形态和大小决定于局部血流的速度和血栓发生的部位。
三个阶段:1)血管内膜损伤处,血小板粘附、沉积,与纤维蛋白多聚体一起形成小丘。
2)血小板继续沉积,血小板堆之后产生涡流,导致下一个血小板堆的形成,多个血小板堆互相连接形成血小板小梁,其间的血液凝固
3)混合性血栓逐渐增大阻塞血管腔,血流停止,血液凝固。
(五)血栓类型和形态
1、白色血栓(pale thrombus)
⑴位置:血流较快的心内膜、心腔、动脉内,静脉血栓的头部。
⑵病理改变:①大体:灰白色小结节,波浪状,表面粗糙,质实,与瓣膜或血管壁紧连。
②镜下:粘集的血小板形成珊瑚状小梁,其边缘粘附着一些嗜中性粒细胞,小梁间形成少量纤维蛋白网,网眼中含一些红细胞
2、混合血栓(mixed thrombus)
⑴位置: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以瓣膜囊(静脉瓣近心端)或内膜损伤处为起始点。
⑵病理改变:①大体:粗糙干燥圆柱状,与血管壁粘着,有时可辨认出灰白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
②镜下:分枝状、不规则血小板小梁,其表面粘附很多的白细胞。充满小梁间纤维蛋白网的红细胞构成。
3、红色血栓(red thrombus)
⑴位置:主要见于静脉,随混合血栓逐渐增大最终阻塞管腔,局部血流停止,血液发生凝固,构成
静脉血栓的尾部。
⑵病理改变:①大体:红色,故称红色血栓。新鲜时较湿润,并有一定的弹性,与血凝块无异。经一定时间后,水分被吸收而失去弹性,变得干燥易碎。
②镜下:血凝块。
4、透明血栓(hyaline thrombus)
⑴位置:见于DIC,血栓发生于全身微循环小血管内.
⑵病理改变:镜下可见,故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
(六)血栓的结局:
1、软化、溶解、吸收 b. 机化、再通 c.钙化
(七)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利:⑴止血
⑵防止细菌扩散。
2、弊:⑴阻塞血管:其后果决定于器官和组织内有无充分的侧支循环。
⑵栓塞。
⑶心瓣膜变形:心瓣膜上较大的赘生物生物机化可引起的瓣膜纤维化和变形。
⑷广泛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