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理论病理学考点解析:纤维性修复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15
中纤维性修复
1、过程:肉芽组织增生→溶解、吸收坏死组织及异物→转化成以胶原纤维为主的瘢痕组织。
2、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1)成分: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纤维母细胞构成,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
① 新生的毛细血管 ② 纤维母细胞 ③炎性渗出成分。
(2)形态: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故名。
镜下:大量由内皮细胞增生形成的实性细胞索及扩张的毛细血管,对着创面垂直生长,并以小动脉为轴心,在周围形成袢状弯曲的毛细血管网。新生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核体积较大,呈椭圆形,向腔内突出。在此种毛细血管的周围有许多心神的成纤维细胞及炎性细胞。
(3)作用:① 抗感染保护创面 ② 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
③ 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及其它异物。
(4)结局:肉芽组织长出后1周逐渐成熟,最终转变为瘢痕组织,此时毛细血管闭塞、减少,胶原纤维增多,纤维母细胞转为纤维细胞,此外可有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3、瘢痕(scar)组织
(1)成分: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
(2)形态:大体: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韧并缺乏弹性。 .
镜下:呈均质性红染玻璃样变。
(3)对机体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
利:① 填补并连接伤口或缺损 ②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弊:①瘢痕收缩,引起器官活动受限或梗阻
②瘢痕性粘连
③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可引起器官硬化
④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可形成瘢痕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