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8中西医助理执业医师传染病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18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

  细目一:感染

  一、感染的概念

  传染又称感染,是寄生物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有些寄生物与人体宿主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坏对方的共生状态。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当某些因素使得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如AIDS)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其固有部位而到达其不习惯的寄生部位,平衡不复存在,则可产生机会感染。

  而大多数病原体与人体宿主是不相适应的,因而可以产生各种后果互不相同的感染谱。

  二、感染过程的表现

  构成传染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病原体、人体和它们所处的外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体,病原体只有通过人体才能起作用。环境因素可以改变病原体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引起它们遗传性质的变异,使之丧失或获得新的对人体的致病能力。

  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出现五种表现形式。

  1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可被人体的防御机能(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胃酸、特异性被动免疫和特异性主动免疫)清除。

  2 .隐性感染  又称亚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不显示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3 .显性感染  又称临床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可引起临床表现的组织损伤和病理改变。

  4 .病原携带状态  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其特点为不显示出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从而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5 .潜伏性感染  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多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识别。

  三、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或能否发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两个因素。病原体的致病能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细目二:传染病流行过程

  一、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 三环节 )

  1 .传染源  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 .传播途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称为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由外环境中各种因素组成。

  (1)水、食物、苍蝇传播

  (2)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3)虫媒传播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如皮肤炭疽、狂犬病、性病等均为直接接触而受染,钩端螺旋体病为接触疫水传染,亦为首接接触传播。多种肠道传染病及呼吸道传染病通过污染的手传播,谓之间接传播。

  (5)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 有些传染病有病原体血症时期,则该传染病就有可能通过血液、体液、血制品等传播。

  (6)土壤传播 如土壤被病原体的芽孢(如破伤风、炭疽)、虫卵(如蛔虫)或幼虫(如钩虫)污染则该传染病可通过土壤传播。

  3 .人群易患性  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称为易感者。新生人1:1增加、易感者的集中或进入疫区、部队的新兵入伍,易引起传染病流行。病后获得免疫、人群隐性感染、人工免疫等均可使人群易患性降低,该传染病不易流行或流行终止。

  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

  一、基本特征

  1 .有病原体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的病原体所致,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

  2 .有传染性  这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3 .有流行病学特征  在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表现出各种特征。

  (1)强度特征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可呈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

  (2)地区特征。

  (3)季节特征。

  (4)职业特征。

  (5)年龄特征。

  4 .有感染后免疫性  感染病原体后,能产生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

  二、临床特征

  1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1)潜伏期 从病原体进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及诊断的参考。

  (2)前驱期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期开始为止的时期。此期的表现是非特异性的,为多种传染病所共有的,如乏力、头痛、食欲不振等。

  (3)症状明显期 此期该传染病所特有的症状和体征通常都获得充分表达。

  (4)恢复期此期机体免疫力增长至一定水平,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

  (5)复发与再燃 有些传染病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潜伏于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初发的症状再度出现,称为复发,见于伤寒、疟疾等。有些患者在恢复期,体温未稳定下降至正常,又再升高,此为再燃。

  (6)后遗症 在恢复期结束后机体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 .常见的症状和体征

  (1)发热 是由致病微生物或其产物刺激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源所致。发热为多数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按热度高低可分为低热、中度热、高热和超高热。按热型分为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双峰热、消耗热等。

  (2)发疹 出疹性传染病约占常见传染病的l/3~1/2,由病原体或其毒素引起的损害或过敏,使毛细血管扩张、渗出或出血所致,对传染病有辅助诊断价值。皮疹出现的日期、部位、出疹顺序、皮疹的数目等,各种传染病不完全相同。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有猩红热、麻疹、水痘、斑疹伤寒、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3)毒血症状 为病原体及其毒素及代谢产物进入血流所引起,包括功能失调和全身中毒症状。

  (4)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反应 表现为肝、脾及淋巴结的肿大。

  3 .临床类型  为有助于诊断、判断病情变化及传染病转归等,可将传染病分为各种临床类型。如按照病情分为:

  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

  正确做出传染病的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其诊断方法与步骤是:

  二、临床资料

  包括详询病史及全面体格检查的发现,并加以综合分析。依其潜伏期长短、起病的缓急、发热特点、皮疹特点、中毒症状、特殊症状及体征可做出初步诊断。

  一、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地区、发病季节、接触史、预防接种史、既往患传染病情况,还包括年龄、籍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等。

  三、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 .一般实验室检查  包括三大常规和生化检查。

  (1)血液常规 大部分细菌性传染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惟伤寒减少,布鲁菌病减少或正常。绝大多数病毒性传染病血白细胞总数减少或正常,但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白细胞总数增高。血中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见于流行性出血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虫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

  (2)尿常规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尿内有蛋白、白细胞、红细胞。黄疸型肝炎尿胆素常阳性。

  (3)粪常规 菌痢、肠阿米巴病呈黏脓血便和果浆样便;细菌性肠道感染多呈水样便或瓶水样便或混有脓及黏液;病毒性肠道感染多为水样便或混有黏液。

  (4)生化检查 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异常,流行性出血热的肾功能异常等。

  2 .病原学检查

  3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放射性核素32P或生物素标记的分子探针可以检出特异性的病毒核酸。近年发展起来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检测体液、组织中相应病原体核酸的存在,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4 .免疫学检测  可确定诊断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也可用于判断被检测者的免疫功能有无异常。

  5 .其他检查  有诊断性穿刺、内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X线检查、超声波检查、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等。

  细目五: 防治

  一、治疗原则

  对传染病患者的治疗,不仅为了促进其康复,还在于控制传染源。要坚持治疗、护理与隔离、消毒并重,一般治疗、对症治疗与特效治疗并重的原则。

  二、预防

  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应当遵循针对传染病流行过程三环节采取综合性措施和根据各个传染病的特点采取起主导作用的措施两者相结合的原则。

  一、管理传染源

  对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实施管理,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积极治疗患者。

  传染病报告制度是早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必须严格遵守,现已纳入法制管理轨道。国家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2004年l2月1日执行。该法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7种。其中甲类(鼠疫、霍乱)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对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同时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有关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对密切接触者应按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检疫、密切临床观察、药物预防或预防接种等措施。对病原携带者应进行治疗、教育、调整工作岗位和随访观察。

  对动物传染源,有经济价值者可加以治疗,或宰杀后消毒;无经济价值者则设法消灭。

  二、切断传播途径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以及许多寄生虫病来说,切断传播途径通常是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对消化道传染病重在“三管一灭”(管饮食、水源、粪便,消灭苍蝇)及用具的消毒、注意个人卫生等措施。对呼吸道传染病,在公共场所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可进行空气消毒,通常以戴口罩为简便的预防方法。对虫媒传染病,搞好室内外卫生,消灭老鼠、苍蝇、蚊子等为重点。

  三、保护易感人群

  主要是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锻炼身体等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流行期间应避免同易感人群接触,必要时可进行预防性服药。但更重要(关键作用)的是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的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菌苗、类毒素等可提高人群的主动性特异性免疫;接种抗毒素、丙种球蛋白或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可使机体获得被动性特异性免疫。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