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讲义:外科感染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0-17
中【A1型题】
治疗丹毒风热化火证,应首选青霉素加( )
A.五神汤
B.化斑解毒汤
C.柴胡清肝汤
D.普济消毒饮
E.桃红四物汤
『正确答案』D
肝胆湿热
证候:发于腰胯胁下,大片鲜红,红肿蔓延,摸之灼手,肿胀触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肝泄热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或柴胡清肝汤加减。2011
湿热化火
证候:下肢小腿处红热肿胀,痛如火燎,表面光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利湿清热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胎火胎毒
证候:脐腹部开始皮肤鲜红,向外游走遍体,压之减退,放手又显,表面紧张光亮,摸之灼手,肿胀触痛;兼有发热;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凉营清热解毒。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2012
毒邪内攻
证候:红肿迅速蔓延,伴壮热神昏,谵语烦燥,头痛,恶心呕吐,便秘溲赤;舌红绛,苔黄,脉洪数。
治法:凉营泻火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管炎分为网状淋巴管炎和管状淋巴管炎。丹毒即为网状淋巴管炎。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多见,常合并有手足癣感染。
管状淋巴管炎又分为深、浅两种。浅部淋巴管受累常在伤口或感染灶肢体近侧出现一条或数条“红线”,硬且明显压痛。深部淋巴管炎看不到红线,但肢体明显肿胀和压痛。伴有全身不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急性淋巴结炎早期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炎症继续向淋巴结周围蔓延,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形成脓肿。
西医治疗
首先要及时处理原发病灶,如损伤、手足癣、感染灶等。同时抬高患肢,局部休息。形成脓肿应切开引流。早期应全身使用抗生素。
中医辨证论治
红丝疔
证候:多发于下肢小腿部,先有足部疔或足癣感染,上延红丝,常伴有发热,头痛,行动不便;局部肿胀、压痛;重者畏寒,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2013
颈痈
证候:多发于项部两侧的颌下。初起结块形如鸡卵,皮色不变,肿胀、灼热、疼痛。逐渐漫肿坚实;伴有寒热、头痛、项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散风清热,化痰消肿。
方药:牛蒡解肌汤加减。2009 2011
腋痈
证候:初起腋下可触及肿块,皮色不变,灼热疼痛,同时上肢活动不利;伴有恶寒发热,纳呆;舌红,苔薄白,脉滑数
治法:清肝解郁,消肿化毒。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
胯腹痈
证候:初起腹股沟部结块,形如鸡卵,肿胀发热,皮色不变,疼痛明显;伴有畏寒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五神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委中毒
证候:初起委中穴处木硬疼痛,皮色如常或微红,形成肿块则患肢小腿屈伸困难,行动不便;伴有寒热,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和营祛瘀,清热利湿。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脓肿
临床表现
浅表脓肿可见局部隆起,红肿热痛明显,压之剧痛,有波动感。深部脓肿则红肿和波动感不明显,但局部疼痛、水肿、有压痛,患处可发生功能障碍。
西医治疗
有全身症状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对症处理。脓肿已经形成,一经诊断即应切开引流。
中医辨证论治
余毒流注
证候:起病急,初起一处或数处肌肉疼痛,漫肿色白,逐渐肿胀、疼痛,可触及肿物;兼有恶寒发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火毒结聚
证候:多见于体表感染,患部肿势高突,红热灼痛,有波动感。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火解毒透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加减。
瘀血流注
证候:患部肿痛,皮色微红或呈青紫,皮温略高,溃后脓液中夹有瘀血块。舌红或边有瘀点,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涩。
治法:和营祛瘀通滞,清热化湿。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
暑湿流注
证候:局部症状同“余毒流注”;兼有恶寒发热,头痛,纳呆,胸闷呕恶。舌红,苔白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
方药:清暑汤加减。
正虚邪恋
证候:一处肿块渐退,他处肿块又起;兼有壮热不退,身体消瘦,面色无华。舌红,苔薄腻,脉虚数。
治法:益气补血,清热托毒。
方药:托里透毒散加减。
全身性感染
诊断
根据在原发感染灶的基础上出现寒战、发热、脉搏细速、低血压、腹胀、黏膜皮肤瘀斑或神志改变等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脓毒症的初步诊断。并可根据原发感染灶的性质及其脓液性状,结合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可大致区分致病菌为革兰染色阳性或阴性杆菌。
西医治疗
(1)原发感染灶的处理。
(2)抗菌药物的应用:对真菌性脓毒症应尽量停用广谱抗生素,改用对原来感染有效的窄谱抗生素,并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3)支持疗法。
(4)对症治疗。
(5)减轻中毒症状和防治休克:联合使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和中毒症状,防治休克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中医辨证论治
疔疮走黄证
证候:在原发病灶的基础上突然疮顶陷黑无脓,肿势软漫,迅速向周围扩散,皮色暗红。并伴有寒战高热,头痛,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凉血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火陷证
证候:局部疮顶不高,根盘散漫,疮色紫滞,疮口干枯无脓,灼热疼痛;伴有壮热口渴,便秘溲赤,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发痉;舌质红绛,苔黄燥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治法:凉血解毒,泄热养阴,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加减。
干陷证
证候:局部脓腐不透,疮口中央糜烂,脓少而薄,疮色灰暗,肿势平塌,散漫不聚,胀闷或微痛不甚;全身发热或恶寒,神疲纳少,自汗,胁痛,神昏谵语,气息短促;舌质淡红,脉虚数;或体温反而不高,肢冷,大便溏薄,小便频数;舌质淡,苔灰腻,脉沉细。
治法:补养气血,托毒透邪,佐以清心安神。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虚陷证
证候:局部肿势已退,疮口腐肉已尽,而脓水稀薄色灰,或偶带绿色,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不知疼痛;全身热不退,形神委顿,纳食日减,或有腹痛便泻,自汗肢冷,气息短促;舌淡,苔薄白或无苔,脉沉细或虚大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特异性感染
气性坏疽
气性坏疽是由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后引起的组织坏死、产气、毒血症为特征的严重的特异性感染,又称芽孢菌性肌坏死。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创伤后并发此症的时间通常在伤后1~4日。临床特点是病情突然恶化,烦躁不安,有恐惧或欣快感;皮肤、口唇变白,大量出汗,脉搏快速,体温逐步上升。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发生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酸中毒,全身情况可在12~24小时内全面迅速恶化。
局部表现 伤肢沉重或疼痛,持续加重,犹如胀裂,止痛剂不能奏效;局部肿胀与创伤所能引起的程度不成比例,并迅速向上、下蔓延。伤口中有大量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渗出物,有时可见气泡从伤口中冒出。皮下可触及捻发音。伤口可有恶臭。
西医治疗
(1)急症清创。
(2)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
(3)高压氧治疗。
(4)全身支持疗法。
【B型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破伤风杆菌
E.梭状芽胞杆菌
疖的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A
急性蜂窝织炎的主要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B
【B型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溶血性链球菌
C.绿脓杆菌 D.破伤风杆菌
E.梭状芽胞杆菌
气性坏疽的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E
破伤风的致病菌是( )
『正确答案』D
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火盛,燔灼营血证
证候:起病急骤,患肢沉重、灼热、肿胀、剧痛,皮色暗红,按之凹陷,良久不起。皮肤可见水疱,中央皮肉大部分腐烂,四周紫黑色,迅速腐烂,范围甚大,疮形略带凹陷,溃后流出脓液稀薄如水,恶臭,并混以气泡,轻压周围组织有捻发音。全身伴有高热、烦渴、纳差、呕恶、神昏、溲赤。舌红绛,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清火利湿,凉血解毒。
方药: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合三妙丸。
气血不足,心脾两虚
证候:腐肉大片脱落,疮口日见扩大,疮面色淡,收口缓慢,神疲乏力,纳差;舌淡,脉细。
治法:益气补血,养心健脾。
方药:八珍汤合归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