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内科学考点:急性胰腺炎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9-22
中急性胰腺炎
诊断
急性胰腺炎=暴饮暴食/慢性胆道病史+持续上腹疼痛+弯腰疼痛减轻+淀粉酶检测+(腰腹部或脐周紫斑+腹穿洗肉水样液体+血糖高+血钙低)
1.胆石症、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等病史及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上腹痛或恶心呕吐,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2.血清、尿液或腹腔穿刺液有淀粉酶含量增加。
3.图像检查(超声、CT)显示有胰腺炎症或手术所见胰腺炎病变。
4.能除外其他类似临床表现的病变。
鉴别诊断
1.胆石症
常有胆绞痛病史,疼痛位于右上腹,多在进食油腻后加重,常反射到右肩部,可伴发热、黄疸、墨菲征阳性。B超和X线胆道造影有助于鉴别。
2.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有较典型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腹肌紧张,肝浊音消失,肠音消失,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可资鉴别。
3.急性肾绞痛
肾绞痛为阵发性绞痛,间歇期可有胀痛,以腰部为重,并向腹股沟部与睾丸部放射,如有血尿、尿频、尿急,则更有助于鉴别。
4.冠心病或心肌梗死
冠心病患者可有冠心病病史,胸前区有压迫感,腹部体征不明显等,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有助于鉴别。
5.急性肠梗阻
腹痛为阵发性,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无排气,可见肠型。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
中医证型
中医证型 |
经典症候 |
方剂 |
肝郁气滞 |
胁胀+舌淡红苔薄+脉弦 |
柴胡疏肝散合清胰汤 |
肝胆湿热 |
身目发黄+舌红润苔黄腻+脉弦滑数 |
大柴胡汤、龙胆泻肝汤和 茵陈蒿汤、清胰汤 |
热毒内结 |
高热+全身深黄+瘀斑+舌红苔燥黄或灰黑+脉细数 |
黄连解毒汤 |
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意义:
1.多有白细胞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2.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应病情轻重,胰源性腹水和胸水中淀粉酶亦可升高。
3.血清脂肪酶测定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较高。
4.CRP有助于评估与检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性,在胰腺坏死时CRP明显升高。
5.常见暂时性血糖升高,持久的空腹血糖高于10mmol/L反映胰腺坏死,提示预后不良。暂时性低钙血症常见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其程度与临床严重程度平行,其值低于1.5mmol/L提示预后不良。
6.影像学检查显示:
①X线腹部平片可排除其他急腹症,如内脏穿孔等,“哨兵袢”和 “结肠切割征”为胰腺炎的间接指征,弥漫性模糊影,腰大肌边缘不清提示存在腹腔积液,可发现肠麻痹或麻痹性肠梗阻。
②腹部B超应作为常规初筛检查,急性胰腺炎B超可见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围回声异常,亦可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后期对脓肿及假性囊肿有诊断意义,但因患者腹胀常影响其观察。
③CT显像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及附近器官是否受累提供帮助。
急性胰腺炎和心梗鉴别:
冠心病患者可有冠心病病史,胸前区有压迫感,腹部体征不明显等,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有助于鉴别。
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
(1)监护 如有条件应转入ICU。针对器官衰竭及代谢紊乱采取相应的措施。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血容量 应积极补充液体及电解质(如钠、钾、钙、镁等离子),维持有效血容量。重症者常伴休克,应予白蛋白、新鲜血浆或血浆代用品。
(3)营养支持 在禁食、胃肠减压的同时首先给予全胃肠外营养,如无肠梗阻,应尽早进行空肠插管,过渡到肠内营养。
(4)抗菌药物 应常规应用抗生素,应遵循“降阶梯”策略,选择针对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为主、脂溶性强、可有效通过血胰屏障的药物,以喹诺酮或亚胺培南为佳,并联合应用对厌氧菌有效的药物,病程后期应注意真菌感染,必要时行经验型抗真菌感染。
(5)抑制胰酶分泌 目前多选用生长抑素。
(6)抑制胰酶活性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1.胆道系统疾病。
2.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3.感染。
4.外伤与手术。
5.营养障碍。
6.遗传因素。
7.药物和毒物。
8.其他疾病 如药物过敏、血色沉着症等。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发热。
(4)低血压或休克。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
2.体征
(1)轻症急性胰腺炎 患者腹部体征较轻,往往与主诉腹痛程度不十分相符,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无肌紧张和反跳痛。
(2)重症急性胰腺炎 患者上腹或全腹痛明显,并有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脓肿时可扪及有明显压痛的腹部肿块,伴麻痹性肠梗阻且有明腹胀,腹水多呈血性。少数患者两胁腹部呈暗灰蓝色,称Grey-Turner征,脐周围皮肤青紫,呈Cullen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