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针灸学》章节复习:第十四章足少阴肾经、腧穴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10

  肓俞

  Huāngshū

  【定位】脐旁0.5寸(见图3-58)。

  【解剖】肌肉、血管同大赫,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主治】①腹痛,腹胀,腹泻,便秘;②月经不调;③疝气。

  【操作】直刺1~1.5寸。

  取穴方法:

  肓俞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

  肓俞穴(盲俞穴,子户穴)解析:

  1)肓俞。肓,心下膈膜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膏脂之类。俞,输也。该穴名意指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本穴物质为来自胞宫中的膏脂之物,膏脂之物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输体表,故而得名(何以知本穴物质来自胞宫?其理如下。本穴位居脐旁,而脐则为人体胸腹部体表的重力场中心,本穴外输的气血物质必定是来自与之全息对应的体内重力场中心附近脏器。体内的重力场中心为二肾,相邻的脏器有胞宫和膀胱,但本穴位于冲脉,这就决定了本穴的气血物质是来自胞宫而非膀胱)。

  2)盲俞。盲,昏暗之意,指穴内外输的气血物质为膏脂,混浊不清,有别于肾经经水应有的清也。俞,输也。盲俞穴名意指本穴气血为胞宫外传的膏脂之物。理同肓俞名解。子户名意与盲俞穴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肓俞穴意义:胞宫中的膏脂之物由此外输体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膏脂之物。

  运行规律:散热冷凝并输散于腹表各部。

  功能作用:积脂散热。

  主治疾病:

  腹痛绕脐,呕吐,腹胀,痢疾,泄泻,便秘,疝气,月经不调,腰脊痛。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枢穴、足三里穴、大肠俞穴治便秘、泄泻、痢疾;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内庭穴、天枢穴治胃痛、腹痛、疝痛、排尿、尿道涩痛等症。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深刺而泻。

  〖生理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腱膜,腹横肌腱膜及腹直肌中;有腹壁下动、静脉肌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

  商曲

  Shāngqū

  【定位】脐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3-58)。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胃痛,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中积聚。

  【操作】直刺1~1.5寸。

  取穴方法:

  商曲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商曲穴(高曲穴,商谷穴)解析:

  1)商曲。商,漏刻也。曲,隐秘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行。本穴物质为肓俞以下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缩,少部分水气吸热后特经上行,如从漏刻中传出不易被人觉察,故名。

  2)高曲。高,高处也,天部之气也。曲,隐秘也。高曲名意指肾经冲脉的水气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行。理同商曲名解。

  3)商谷。商,漏刻也。谷,两山所夹空隙也。商谷名意指本穴周范围内的寒湿水气吸热后皆由本穴上行。

  4)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商曲穴意义: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温性水气。

  运行规律:循肾经横传石关穴。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清热降温。

  主治疾病:

  腹痛,泄泻,便秘,腹中积聚。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大横穴治腹痛、腹胀;配支沟穴治便秘;配大肠俞穴、天枢穴、治泄泻、痢疾。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石关

  Shíguān

  【定位】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3-58)。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胀,便秘;②不孕。

  【操作】直刺1~1.5寸。

  取穴方法:

  石关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石关穴 (石阙穴,石门穴,食关穴)解析:

  1)石关。石,肾所主的水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商曲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水液,地部水液不能循肾经上行,故名。石门名意与石关同。

  2)石阙。石,肾所主之水也。阙,碑坊标记之意。石阙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停止不能前行。理同石关名解。

  3)食关。食,胃所受之五谷也,此指脾土物质。关,关卡也。食关名意指随冲脉气血上扬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不能上行。理同石关名解。

  4)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石关穴意义:肾经冲脉气血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及地部的冷降经水。

  运行规律:水湿之气少部分吸热后循肾经上行,大部分散热后冷降归地,地部经水则循肾经下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主治疾病:

  呕吐,腹痛,便秘,产后腹痛,妇人不孕。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内关穴治胃痛、呕吐、腹胀;配三阴交穴、阴交穴、肾俞穴治先兆流产和不孕症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水针或补之。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

  阴都

  Yīndū

  【定位】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3-58)。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胃痛,腹胀,便秘。

  【操作】直刺1~1.5寸。

  取穴方法:

  阴都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阴都穴(食宫穴,通关穴,不宫穴)解析:

  1)阴都。阴,阴凉水湿也。都,都市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为云集之状,穴外气血不断地聚集本穴同时又不断地向外疏散,本穴如有都市的聚散作用,故名。

  2)食宫。食,胃所受之五谷也,此指脾土物质。宫,宫殿也,大的居住地也。食宫名意指随肾经冲脉气血上行的脾土尘埃在此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石关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归于地部,随冲脉气血上扬的脾土尘埃亦回落地部,如同回到脾土应有的居住之地,故名食宫。

  3)通关。通,通过也。关,关卡也。通关名意指肾经冲脉的水湿之气在此仍有部分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石关穴传来的水湿之气,性寒湿,其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因此寒湿水气大部分不能循肾经继续上行,只有小部分水气吸热后循肾经上行并保持肾经气血的流畅传递,此部分上行气血如闯关而行一般,故名通关。

  4)不宫。不,否定词,否定之意。宫,宫殿也。不宫名意指本穴冷降于地的脾土尘埃不能存留穴内。如食宫之名解,本穴天部的脾土尘埃冷降归地后,由于肾经上部经脉有经水经本穴下传,本穴的降地脾土无法存留穴内,故名不宫。

  5)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阴都穴意义:肾经冲脉的上行水气在此集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冷降后下走腹通谷穴,小部分吸热后上行天部。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主治疾病:

  腹胀,肠鸣,腹痛,便秘,妇人不孕,胸胁满,疟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巨阙穴治心中烦满;配三阴交穴、血海穴治闭经;配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四缝穴治纳呆及小儿疳积。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腹通谷

  Fùtōnggǔ

  【定位】脐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3-58)。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主治】①腹痛,腹胀,胃痛,呕吐;②心痛,心悸,胸痛。

  【操作】直刺0.5~1寸。

  取穴方法:

  腹通谷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腹通谷穴 (通骨穴)解析:

  1)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2)通骨穴。通,通孔、通道也。骨,肾主之水也。通骨名意指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为经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肾脏的水液聚集之地。理同腹通谷名解。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腹通谷穴意义: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后漏落腹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气态物冷降的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由本穴的地之表部注入体内。

  功能作用: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主治疾病:

  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中脘穴治胃气逆;配申脉穴、照海穴治癫痫、惊悸;配上脘穴、足三里穴治纳呆。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幽门

  Yōumén

  【定位】脐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见图3-58)。

  【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主治】善哕,呕吐,腹痛,腹胀,腹泻。

  【操作】直刺0.5~1寸。不可向上深刺,以免伤及内脏。

  取穴方法:

  幽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幽门穴(上门穴,上关穴,幽关穴)解析:

  1)幽门。幽,深长、隐秘或阴暗的通道。门,出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本穴物质为腹通谷穴传来的寒湿水气,因其性寒湿滞重,至本穴后,在外部传入之热的作用下只有极少部分水湿循经上行,肾经冲脉气血从此由寒湿之性转而变温热之性,故名。幽关名意与幽门同。

  2)上门穴。上,上行也。门,出入的门户也。上门名意指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上行。

  理同幽门名解。上关穴名意与上门同,关指穴内滞重的水湿被关卡于下,只有轻质之气循经上行。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

  幽门穴意义:肾经冲脉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极少部分循经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寒湿水气散热冷降,小部分则吸热循经上行。

  功能作用:升清降浊。

  主治疾病:

  腹痛,呕吐,善哕,消化不良,泄泻,痢疾。

  〖人体穴位配伍〗配玉堂穴治烦心呕吐;配中脘穴、建里穴治胃痛、噎嗝、呕吐;配天枢穴治腹胀、肠鸣、泄泻。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点刺出血或灸,热则补针。

  〖生理解剖〗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七肋间神经。

  步廊

  Bùláng

  【定位】第五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

  【主治】胸痛,咳嗽,气喘,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步廊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步廊穴(步郎穴)解析:

  步,步行也。廊,走廊也。该穴名意指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本穴物质为幽门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胀散化风而行,风气吹刮地部的脾土微粒滚动向上,如人在走廊中行走一般,故名。步郎名意与步廊同。

  步廊穴意义:肾经上传的湿冷水气在此吸热后化风上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水湿风气及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循肾经向上传输。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主治疾病:

  胸痛,咳嗽,气喘,呕吐,不嗜食,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配定喘、列缺穴治外感和内伤喘咳;配心俞穴、内关穴治胸痹、心悸怔忡。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意〗冲脉气血与肾经并行,何以自本穴起单为肾经气血而无冲脉气血?这是因为,冲脉气血为高温高压高湿的水气,它自大赫穴起一直带动肾经的寒湿水气上行,至本穴后,冲脉气血原有的高温高压高湿特性已无,气血物质只乘下肾经的寒湿之性,故自本穴起,气血物质单属肾经。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起始部,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五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五肋间神经。

  神封

  Shénfēng

  【定位】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支满,咳嗽,气喘,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取穴方法:

  神封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神封穴 解析:

  神,与鬼相对,指穴内的物质为天部之气。封,封堵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吸热上行至此的经气在此散热冷缩。本穴物质为步廊穴传来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水湿风气势弱缓行并散热冷缩,大部分冷缩之气不能循经上行,如被封堵一般,由此得名。

  神封穴意义:肾经经气在此散热冷缩。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散热冷缩后循肾经下行,少部分吸热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不嗜食,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配阳陵泉穴、支沟穴治胸胁胀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四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四肋间神经。

  灵墟

  Língxū

  【定位】第三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三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支满,咳嗽,气喘,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灵墟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灵墟穴 解析:

  灵,神灵也,与鬼相对,所指为天部之气。墟,土丘或故城遗址,指穴内物质空虚荒无。本穴物质为神封穴传来的极少水气,至本穴后因受热而蒸升于上,穴内气血如同废墟一般,故名。

  灵墟穴意义:肾经经气在此吸热蒸升,穴内气血空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稀薄的干热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内向经穴外部扩散。

  功能作用:壮阳益气。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痰多,胸胁胀痛,呕吐,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中脘穴、内关穴治呕吐、纳呆;配神门穴、神藏穴治失眠健忘。

  〖刺灸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灸。

  〖治法〗寒则补而微灸,热则深刺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三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三肋间神经。

  神藏

  Shéncáng

  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神藏-体表图

  神藏-体表图(点击放大)

  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

  【定位】第二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二肋间神经。

  【主治】胸胁支满,咳嗽,气喘,乳痈。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神藏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神藏穴 解析:

  神,与鬼相对,所指为天部之气。藏,收藏也,指气血物质由穴外汇入穴内。本穴为肾经之穴,所处为肾经的北方寒湿之地,由于肾经部经脉无物传至本穴,经穴之外天部的冷缩水气因之汇入穴内,本穴如同神气的收藏之地,故名。

  神藏穴意义:经穴之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肾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之气。

  运行规律:由穴外的天部汇入本穴。

  功能作用:收敛神气,安神定志。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胸痛,烦满,呕吐,不嗜食。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突穴、内关穴、太冲穴治梅核气;配心俞穴、玉堂穴治胸痹、噎嗝、冠心病、心肌梗塞。

  〖治法〗寒则补针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二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二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正当第二肋间神经。

  彧中

  Yùzhōng

  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彧中-体表图

  彧中-体表图(点击放大)

  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

  【定位】第一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部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胸胁支满,咳嗽,气喘,痰涌。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彧中穴位于人体胸部,当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在“俞府穴”正下方,下一肋间隙中)。

  彧中穴 解析:

  彧,茂盛的样子。中,与外相对,指穴之内部。彧中名意指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吸热后化为充盛的阳气。本穴物质为神藏穴上传的水气,至本穴后,水气吸热而化为充盛于穴内的阳气,肾经气血在此重又恢复其茂盛之状,故名彧中。彧中名意与或中同,或为或之讹传。

  彧中穴意义:肾经的寒湿水气在此化为天部阳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

  运行规律:循肾经上传于俞府穴。

  功能作用:生气壮阳。

  主治病症:

  咳嗽,气喘,痰壅,胸胁胀满,不嗜食,或中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达到效果。

  〖人体穴位配伍〗 配风门穴、肺俞穴治外邪袭肺;配天突穴、间使穴、华盖穴治咽喉肿痛。

  〖治法〗寒则补针多留或灸,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肋间外韧带及肋间内肌;有第一肋间动、静脉;布有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深层为第一肋间神经,皮下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俞府

  Shūfǔ

  穴位名称检索请直接输入名称,如中府。

  俞府-体表图

  俞府-体表图(点击放大)

  以下信息来自于《针灸学》七版教材

  【定位】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59)。

  【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心、肺。

  以下信息来自于互联网

  取穴方法:

  俞府穴位于上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指宽,锁骨正下方)。

  俞府穴(腧中穴)解析:

  俞府。俞,输也。府,体内脏腑也。该穴名意指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本穴是肾经体内经脉与体表经脉在人体上部的交会点,或中穴传来的湿热水气在本穴散热冷凝归降地部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肾经的体内经脉,气血的流注方向是体内脏腑,故名。腧中者,其意与俞府同,中指内部。

  俞府穴意义:肾经气血由此回归体内。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冷降的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体表注入体内脏腑。

  功能作用:回收体表液体。

  主治病症:

  咳嗽,气喘,胸痛,呕吐,不嗜食,气喘突然发作的时候,可以指压胸骨旁的“俞府穴”及“或中穴”可达到效果,此穴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人体穴位配伍〗配天突穴、肺俞穴、鱼际穴治咳嗽、咽痛;配足三里穴、合谷穴治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灸之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注意〗肾经的气血物质运行变化是体内气血由涌泉穴外出体表,自涌泉穴外出体表后是经水气化而上行,自大钟穴之后则是寒湿水气吸热上行,自大赫穴开始则是受冲脉外传之热而水湿之气散热上行,自幽门穴始是受胸部外传之热而上行,在灵虚穴肾经气血达到了温度的最高点,自灵虚至俞府的经脉气血是降温吸湿而下行。

  〖生理解剖〗在胸大肌中;有胸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

  例题:

  1.《针经》是指哪一本著作( )

  A.《针灸甲乙经》 B.《针灸大成》 C.《灵枢经》 D.《素问》E.马王堆出土的古医书《帛书》

  2.足之阴经在内踝上八寸以上部位的排列顺序是( )

  A.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3.经络系统中,呈网状分布的是( )

  A.络脉 B.经脉 C.皮部 D.经筋 E.经别

  参考答案

  1、C 2、B 3、A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