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_方剂学考点:第十五章祛湿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3

  第十五章 祛湿剂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 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

  厚朴 去粗皮,姜汁制,炒香,三斤二两

  陈皮 去白,三斤二两

  甘草 炒,三十两

  主治:湿滞脾胃证

  口淡无味,脘腹胀满,舌苔白腻

  病机:湿困脾胃,运化无力,气机不畅

  治法: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

  恶寒发热,胸膈满闷,脘腹胀痛,呕恶泄泻,舌苔白腻

  病机: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治法:解表散寒,化湿和胃

  方解:君:藿香 —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醒脾和胃

  臣:白芷 辛散风寒以助君解表,

  紫苏 芳化湿浊,和中止呕。

  半夏曲 燥湿和胃止呕,

  厚朴 行气化湿除满。

  佐:陈皮 — 理气化湿,和中止呕。

  大腹皮 — 行气除满,利湿。

  桔梗 — 宣肺宽胸利膈;

  白术、茯苓 — 健脾祛湿。

  生姜、大枣 — 调和脾胃,止呕。

  使:炙甘草 — 调和药性。

  配伍要点:本方组方特点有二:

  一是表里双解,既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又有苦温化湿药和行气药燥湿理气和中。

  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芳化湿浊以祛邪;又健脾补中以扶正,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以助祛邪。

  三仁汤《温病条辨》

  主治:湿重于热之湿温病

  头身疼痛,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病机:湿热阻滞上中下三焦,湿遏热伏

  治法:清热祛湿,宣畅气机

  方解:杏仁 — 宣畅上焦,通利肺气 宣上

  白蔻仁 — 芳香化湿,行气宽中 畅中

  薏苡仁 — 利水渗湿,畅导下焦 渗下

  半夏/厚朴 — 燥湿行气,消痞散结

  滑石/通草/竹叶 — 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出

  * 配伍要点:

  本分选用轻灵宣畅利窍之品,集芳香化湿、淡渗利湿、苦温燥湿于一体,更兼以宣展气机,使上焦津气畅行无阻,中焦水湿运化自如,下焦湿邪自有出路,体现了以除湿为主,清热为辅的立方宗旨。

  主治:湿热黄疸(阳黄)

  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如橘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湿热熏蒸 胆汁外溢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解:茵陈蒿 — 清热利湿退黄

  大黄 — 泻热逐瘀 利湿 -前后分消

  栀子 — 清热利湿,引湿热从小便出 -

  配伍要点:本方以清热利湿药与清热泻火药、泻火通便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重,通利二便,使湿热瘀之邪从前后二便分消而解。

  甘露消毒丹

  【主治】湿温时疫,湿热并重,熏蒸三焦。

  湿热疫毒 熏蒸气分——湿热交蒸:发热,肢酸倦怠;

  湿阻气滞:胸闷腹胀;

  热毒上攻:咽肿,颐肿口渴;

  湿热郁蒸于肌肤:身黄;

  湿热下注:小便黄短赤,吐泻,淋浊;

  湿热之象:舌苔黄厚腻。

  【病机】湿温疫毒,邪在气分,湿热并重。

  【治法】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君:茵陈 — 清热利湿退黄,以除肝胆脾胃之湿热。

  滑石 — 清热利湿,使湿热、疫毒从小便而去。

  黄芩 — 苦寒燥湿,清热解毒。

  臣:木通—渗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

  连翘—清热解毒

  薄荷—利咽止痛

  射干—清利咽喉

  贝母 —清热散结,利咽

  佐:石菖蒲白豆蔻:芳化中焦之湿,使气化湿亦化

  藿香—芳香化湿,辟秽和中。

  配伍要点:本分在选择药物方面顾护三焦,亦含有宣上、畅中、导下的治疗原则,在应用除湿药方面,辛开肺气于上,是启上闸以开水源;芳香化湿于中,是理脾湿以复脾运;淡渗利湿于下,是通调水道以祛湿浊。

  连朴饮

  主治】湿热霍乱

  【病机】湿遏热伏,升降逆乱。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君:黄连—清热燥湿,厚肠止泻。

  厚朴—行气化湿,消痞除闷。

  臣:芦根—清热除烦止呕;

  菖蒲—芳香化浊;

  半夏—燥湿和胃降逆。

  佐:栀子、淡豆豉 — 清宣胸脘郁热以除烦闷。

  配伍要点:主用苦辛开降,畅利气机,消胀除满;辅佐以辛宣芳化,散邪与化湿浊并行。

  配伍:连、朴相配,苦降辛开,使气行湿

  化,湿去热清,升降复常。

  夏、蒲相配,化湿和中,降逆止呕。

  五苓散《伤寒论》

  主治:Ⅰ、(蓄水证)—太阳表邪未解,膀胱气化不利 Ⅱ、水湿内停之水肿、泄泻、小便不利

  水肿或泄泻,小便不利,苔白

  病机: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兼外邪未解

  治法:解表利水

  方解:泽泻/茯苓/猪苓 — 利水渗湿 (泽泻)君

  白术 — 燥湿益气健脾

  桂枝 — 温阳化气利水,兼以解表

  猪苓汤

  猪苓 一两 泽泻 一两

  茯苓 一两 阿胶 一两

  滑石 一两

  主治】水热互结证

  小便不利,口渴,身热,舌红,脉细数

  【病机】水热互结,热伤阴液。

  【治法】利水清热养阴。

  配伍要点:

  利水渗湿与清热养阴并进,则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敛邪,使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证除。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