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诊断学考点试题:八纲辨证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04

  一、A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亡阴证:临床表现为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饮冷,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赤颧红,呼吸急促,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对于实证而言其发热是蒸蒸壮热,而A选项中是虚证的发热表现。故此题的正确答案是A。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C是属于实证的表现,在此不是虚证的表现,符合题干要求,故此题选C。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阳证是指的凡有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

  故在所给选项中,只有B是正确的。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亡阳证指体内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以冷汗、肢厥、面白、脉微等为主要表现的危重证候。临床表现为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弱,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所谓表虚,主要是指卫表(阳)不固证(偏于虚寒),然而以往常将表证有汗出者,称之为“表虚”,表证无汗者,称之为“表实”,其实表证的有无汗出,只是在外邪的作用下,毛窍的闭与未闭,是邪正相争的不同反应,毛窍未闭、肌表疏松而有汗出,不等于疾病的本质属虚。故此题的最佳选项是D。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热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面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等。选项D是寒证的表现。故在此正确的答案是D。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实寒证因寒主收引,受寒则脉道收缩而拘急,故见紧脉,而虚寒,阳气无力鼓动脉道,见脉沉迟无力。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恶寒发热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故可作为表里证的主要鉴别点。

  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领。

  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浅深、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辨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辨证。故在此只有B不是八纲辨证的内容。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阳证: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上的、容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均属阳证范畴。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阴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寒证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面色(白光)白,舌淡,苔白而润,脉紧迟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阳证的特征性表现有:面色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烦躁不安,语声高亢,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小便短赤涩痛,大便秘结奇臭,舌红绛,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洪大、滑实。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真热假寒指内有真热而外见某些假寒的“热极似寒"证候。其临床表现有四肢凉甚至厥冷,神识昏沉,面色紫暗,脉沉迟等假寒之象的同时,又有身热、胸腔灼热、口鼻气灼、咽干口臭、烦渴饮冷、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干、脉重按有力等一派热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真寒假热指内有真寒而外见某些假热的“寒极似热"证候。其临床表现有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触之胸腹无灼热、下肢厥冷;面色浮红如妆,非满面通红;神志躁扰不宁,疲乏无力;口渴但不欲饮;咽痛而不红肿;脉浮大或数,按之无力;便秘而便质不燥,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