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试题库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1-07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天枢为腹部穴位,针刺宜选取仰卧位。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夹持进针法: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舒张进针法:用押手拇、食二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针刺宜选取仰靠坐位。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戊二醛溶液常用来消毒直接和毫针接触的针盘、针管、针盒、镊子等,针刺部位的消毒一般采用75%酒精。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针刺不当,可能引起流产等不良后果。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晕针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应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提插补泻之泻法:针下得气后,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法。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捻转补泻之补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提插补泻中泻法应该是“轻插重提”。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捻转补泻之补法 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左转用力为主)者为补法。

  “捻转角度小”属于捻转补泻中补法的内容。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捻转补泻之泻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右转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用力重”属于捻转补泻中泻法的内容。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若针刺得气,医者的刺手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若针刺后未得气,则患者无任何特殊感觉或反应,医者刺手亦感觉到针下空松、虚滑。

  二、B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提捏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欲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起,刺手持针,从捏起皮肤的上端将针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行,如印堂穴。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押手拇、食二指持捏无菌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刺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如:针刺环跳穴可以采用此法。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押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刺手持针,紧靠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本法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舒张进针法

  用押手拇、食二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使针从押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本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侧伏坐位适宜取:头部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侧卧位适宜取:身体侧面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