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诊断学基础知识点:脏腑辨证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7-24
中(十)肠热腑实证
肠热腑实热结流,腹满硬痛渴便秘, 大便恶臭尿短黄,舌红苔燥脉沉数, 日晡潮热高热汗,甚则神昏谵语狂。
(十一)肠燥津亏证
肠燥津亏大便难,燥如羊矢数日解; 口臭咽干头晕眩,左腹包块腹胀痛。 舌红少津苔黄燥,津亏嗜辛脉细涩。
(十二)肠道湿热证
大肠湿热食不洁,里急后重便脓血; 或见暴注肛门灼,腹痛腹胀身热渴。 粪黄秽臭尿短黄,舌红苔黄脉滑数。
(十三)膀胱湿热证
膀胱湿热外感袭,尿频尿急灼热痛; 腰腹胀痛伴发热,混浊尿血或砂石, 口渴尿黄舌色红,脉滑濡数苔黄腻。
(十四)胆郁痰扰证
胆郁痰扰躁不安,呕恶太息兼失眠, 眩晕口苦胸胁满,胆怯惊悸吐痰涎。 舌红苔白或黄滑,脉诊弦数或弦缓。
七、脏腑兼病证
(一)心肾不交证
心肾不交水火失,腰膝酸软失眠悸, 梦遗尿黄五心热,晕鸣健忘大便秘。 潮热盗汗咽干烦,舌红少苔脉数细。
(二)心肾阳虚证
心肾阳虚唇甲青,小便不利肢体寒; 心悸怔忡胸闷喘,肢体浮肿腰膝酸。 朦胧欲睡神疲乏,脉弱苔白舌淡紫。
(三)心肺气虚证
心肺气虚咳喘甚,心悸气短与胸闷; 动则加剧神疲乏,吐痰清稀声低懒, 自汗面白唇淡紫,舌淡苔白弱结代。
(四)心脾气血虚证
心脾两虚气血虚,食少腹胀便溏齐, 心悸怔忡皮紫斑,头晕健忘神乏疲, 面黄脉弱舌淡嫩,月经量少色淡漓。
(五)心肝血虚证
肝血不足难养心,失眠多梦心悸慌; 头晕目眩肢震麻,面白经少甚则闭。 目干模糊易健忘,爪淡脉细舌淡白。
(六)脾肺气虚证
脾肺气虚常咳喘,面部虚浮白无华, 纳少腹胀大便溏,久咳气短痰清稀, 声低肢肿乏力现,舌淡脉弱苔白滑。
(七)肺肾气虚证
肺肾气虚纳无权,气短而喘动则甚, 咳嗽无力痰清稀,呼多吸少腰膝软, 声低乏力自汗鸣,咳尿脉弱舌淡紫。
(八)肺肾阴虚证
肺肾阴虚虚火灼,干咳痰少甚血唾; 音哑咽干盗汗瘦,腰酸颧红骨蒸热。 男子遗精女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九)肝火犯肺证
木火刑金气郁化,肝火犯肺咳牵胸, 口干口苦头胀晕,咳嗽痰黄甚咯血, 胁胀急躁面目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十)肝胆湿热证
肝胆湿热郁热蒸,身目发黄呕恶生, 腹胀口苦厌油腻,口干尿赤便不调, 舌红苔黄脉弦数,寒热往来胁肋痛, 或为睾肿囊湿疹,或见带下黄浊浓。
(十一)肝胃不和证
肝胃不和多情志,胃脘胁肋胀痛窜, 嗳气呃逆吞酸杂,不思饮食情志抑, 烦躁易怒善太息,舌红脉弦苔薄黄。
(十二)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胸胁窜,太息腹胀纳呆伴, 肠鸣矢气溏不爽,腹痛欲泻泻后松;急躁易怒便溏结,脉弦或缓舌苔白。
(十三)肝肾阴虚证
肝肾阴虚水不足,肾水不能养肝木; 头晕目眩腰膝软,失眠胁痛烦热鸣。 遗精经少口燥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十四)脾肾阳虚证
脾肾阳虚命火衰,五更泄泻完谷溏; 形寒面光腰膝冷,畏冷肢凉久泻痢, 面?2?5身肿尿不利,舌胖苔滑脉沉迟。
第十章 其他辨证方法
(一)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源《伤寒》,外感寒邪发热看; 三阴三阳分表里,表证不愈向里传。
1、太阳病证
太阳为表似藩篱,外邪入侵先受之; 头项强痛脉象浮,恶寒为阳被遏致。
(1)太阳中风证
太阳中风风为主,发热恶寒自汗出; 鼻鸣干呕脉浮缓,调和营卫邪可除。
(2)太阳伤寒证
太阳伤寒寒邪重,发热恶寒与头痛; 无汗而喘脉浮紧,辛温发汗毛窍通。
(3)太阳蓄水证
太阳蓄水在膀胱,小便不利少腹胀; 发热恶寒有汗出,水入则吐逆于上。
(4)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血其人狂,少腹满痛小便畅; 大便色黑有如漆,脉沉而涩人善忘。
2、阳明病证
(1)阳明经证
阳明经证有四大,大热大汗脉洪大; 大渴引饮心烦躁,白虎汤方用最恰。
(2)阳明腑证
热结大肠阳明腑,潮热汗出在日晡; 大便不通腹满痛,苔黄厚黑又焦枯。
3、少阳病证
半表半里在少阳,寒热往来脉弦长; 口苦咽干默不食,胸胁苦满呕也常。
4、太阴病症
太阴脾病里虚寒,寒湿内困腹部满; 自利口渴时腹痛,不食舌淡脉沉缓。
5、少阴病症
(1)少阴寒化证
少阴寒化心肾衰,无热恶寒肢厥逆; 脉微而细但欲寐,下利清谷呕不食。
(2)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虚火燔,心烦失眠口咽干; 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火独亢阴液干。
6、厥阴病证
阴尽阳始厥阴证,寒热交错心中疼; 饥不欲食食吐蛔,消渴气上来撞心。
《伤寒六经辨证汤证诀》
六经太阳属麻黄,中风有汗桂枝汤,阳明经证使白虎,腑实日晡承气汤,少阳宜和小柴胡,太阴入脾理中乡,少阴阳虚四逆暖,阴虚阿胶鸡子黄,厥阴乌梅安蛔方。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叶天士,《温热论》中所创立; 源自《伤寒》有所改,外感温热最相宜。
1、卫分证
卫分之证属于表,发热重而恶寒少; 舌边尖红脉浮数,咽痛咳嗽用银翘。
2、气分证
气分证为热入里,正盛邪实相争激; 发热更甚恶寒消,舌红苔黄尿黄赤。 邪热壅肺肺失宣,咳嗽气喘痰黄粘; 热扰胸膈心懊恼,坐卧不安似火炎。 热结胃肠腑不通,潮热便闭腹满痛; 热结旁流下稀水,谵语狂言神被冲。 热郁胆腑胆气逆,枢机不利胁痛急; 胆液上犯为口苦,干呕脉弦数有力。
3、营分证
营分证为营阴伤,身热夜甚早晨凉; 斑疹隐隐神昏谵,脉细苔少舌红降。
4、血分证
血分之证病更深,生风动血又耗阴; 身热夜甚烦躁狂,皮肤显露出斑疹。 吐血尿血或衄血,抽搐项强内风生; 苔少或无阴伤象,舌色红绛瘀血凝。
《温病汤证诀(卫气营血)》
卫分银翘用辛凉,入气渴烦白虎挡,肺热壅盛为麻杏,腑实宜攻承气汤,热扰胸膈栀子豉,入胆蒿芩入少阳,入营清营为转气,入血犀角兼地黄。
(三)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吴鞠通,创在温病条辨中; 前人经验来结合,温病湿温皆可用。
1、上焦病证
上焦之证属肺卫,表证不解肺热生; 肺卫之邪热不解,逆传心包病情危。
2、中焦病证
中焦之证为脾胃,胃热肠实同阳明; 更有太阴湿化证,身热不扬胸脘闷。
3、下焦病证
下焦之证为肝肾,热劫阴分虚热生; 低热颧赤手足蠕,舌红少苔脉不静。
《三焦辨证汤证诀》
上焦入卫桑菊使,肺热银翘和麻杏,邪陷心包厥神昏,清宫送服安宫治,热入中焦白虎清,热结腑实承气攻,湿热中焦热不扬,雷氏芳香化湿证,下焦伤肾劫真阴,复脉加减可回春,虚风内动多震颤,大定风珠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