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外科学考点:脱疽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1-02
中脱 疽
定义及临床特点
1.定义:发于四肢末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又称脱骨疽。
2.临床特点:特点好发于四肢末端,以下肢多见,初起患肢末端发凉怕冷、苍白、麻木,可伴间歇性跛行,继则疼痛剧烈,日久患趾(指)坏死变黑,甚至趾(指)节脱落。好发于青壮年男子、老年人或糖尿病病人。
脱疽的病因病机
1.病因:脾气不健,肾阳不足,寒湿之邪入侵而发病。与长期吸烟有关。
2.病机:
以脾肾亏虚为本,寒湿外伤为标,
气血凝滞、经脉阻塞为其主要病机。
脱疽的分期(重点)
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末端发凉,间歇性跛行。
二期(营养障碍期):静息痛,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三期(坏死期或坏疽期):足趾溃烂坏死。
脱疽的内治法:(重点)
|
寒湿阻络证 |
血脉瘀阻证 |
湿热毒盛证 |
热毒伤阴证 |
气阴两虚证 |
临床表现 |
患趾(指)喜暖怕冷,麻木酸胀疼痛,多走则加剧。稍歇则缓。皮肤苍白,触之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 |
患趾(指)酸胀疼痛加重,皮色暗红或紫暗,夜难入寐,步履艰难,趺阳脉搏动消失 |
患肢剧痛,日轻夜重,局部肿胀,皮肤紫暗,溃破腐烂。身热口干,便秘溲赤 |
皮肤干燥,趾(指)甲增厚变形,肌肉萎缩,趾(指)呈干性坏疽,口干欲饮,便秘溲赤, |
病程日久,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久不愈合,肉芽暗红,倦怠乏力,口渴不欲饮,面色无华,形体消瘦,五心烦热 |
舌脉 |
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
舌暗红或瘀斑,苔薄白脉弦涩 |
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
舌淡尖红,少苔,脉细无力 |
治法 |
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
清热利湿,解毒活血 |
清热解毒,养阴活血 |
益气养阴 |
用方 |
阳和汤 |
桃红四物汤 |
四妙勇安汤 |
顾步汤 |
黄芪鳖甲汤 |
关于脱疽内治法:
1.记忆:脱疽的人跛脚,虽然抓不到黄羊,也能吓的它四顾而逃。
2.注意区分湿热毒盛证与热毒伤阴证:都有热毒,故身热口干,便秘溲赤。但前者有湿,故溃破腐烂,苔腻。而后者无湿,故呈干性坏疽,苔不腻却脉细数。
脱疽的外治法:
(1)未溃期:可选用冲和膏、红灵丹油膏外敷;亦可用当归15g,独活30g,桑枝30g,威灵仙30g,煎水熏洗,每日1次;亦可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各等份研末,蜜调,敷于患足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如发生药疹即停用;亦可用红灵酒少许揉擦患肢足背、小腿,每次20分钟,每日2次。
(2)已溃期:溃疡面积较小者,可用上述中药熏洗后,外敷生肌玉红膏;溃疡面积较大,坏死组织难以脱落者,可先用冰片锌氧油(冰片2g,氧化锌油98g)软化创面硬结痂皮,按疏松程度,依次清除坏死痂皮,先除软组织,后除腐骨,彻底的清创术必须待炎症完全消退后方可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