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5-03
中血虚风燥证
证候:病程久,反复发作,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或皮损粗糙肥厚,剧痒难忍,遇热或肥皂水洗后瘙痒加重;伴有口干不欲饮,纳差,腹胀;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法: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或四物消风饮加丹参、鸡血藤、乌梢蛇。
外治
急性湿疮
初起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水疱而无渗液时,外治宜清热安抚,避免刺激,可选用清热止痒的中药苦参、黄柏、地肤子、荆芥等煎汤湿敷,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搽。
若水疱糜烂、渗出明显时,外治宜收敛、消炎,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黄柏、生地榆、马齿苋、野菊花等煎汤,或10%黄柏溶液、或2%~3%硼酸水冷敷。再用青黛散麻油调搽,急性湿疮后期滋水减少时,外治宜保护皮损,避免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清除残余炎症,可选黄连膏、青黛膏外搽。
亚急性湿疮 外治原则为消炎、止痒、燥湿、收敛,选用三黄洗剂、3%黑豆馏油等外搽。
慢性湿疮 可选用各种软膏剂、乳剂,根据瘙痒及皮肤肥厚程度加入不同浓度的止痒剂、角质促成和溶解剂,一般可外搽青黛膏、5%硫黄软膏、10%~20%黑豆馏油软膏。
要点 婴儿湿疮的病因、辨证论治
病因
由于禀性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外受风湿热邪,两者蕴阻肌肤而成;或因消化不良、食物过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涤刺激等而诱发。
辨证论治
内治
胎火湿热证
证候:皮肤潮红,红斑水疱,抓痒流滋,甚则黄水淋漓、糜烂,结黄色痂皮;大便干,小便黄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凉血清火,利湿止痒。
方药:消风导赤汤加减。
脾虚湿蕴证
证候:初起皮肤暗淡,继而出现成片水疱,瘙痒,抓破后结薄痂;患儿多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或完谷不化;舌淡,苔白或白腻,脉缓。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小儿化湿汤加土茯苓、鱼腥草。
外治
脂溢性和湿性 用生地榆、黄柏煎水或马齿苋合剂、2%硼酸水外用冷湿敷,待流滋、糜烂减轻后,选用青黛散油、黄连油或蛋黄油外搽。
干性 用三黄洗剂、黄柏霜外搽。
细目 接触性皮炎
要点 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发病前有明显的接触史,均有一定的潜伏期。
一般急性发病,常见于暴露部位,如面、颈、四肢。
皮损的形态、范围、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种类、性质、浓度、接触时间的久暂、接触部位和面积大小及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程度。皮损边界清楚,多局限于接触部位,形态与接触物大抵一致。皮疹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皮损为主。
病因去除和恰当处理后可在1~2周内痊愈。但反复接触或处理不当,可转变为亚急性或慢性,皮损表现为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
皮肤斑贴试验:将可疑致敏物用适当溶剂配成一定比例的浓度作斑贴试验,若示阳性则提示患者对被试物过敏。
要点 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清热祛湿止痒为主要治法。
内治
风热蕴肤证
证候:起病较急,好发于头面部,皮损色红,肿胀轻,其上为红斑或丘疹,自觉瘙痒,灼热;心烦,口干,小便微黄;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紫荆皮(花)、僵蚕。
湿热毒蕴证
证候:起病急骤,皮损面积较广泛,其色鲜红肿胀,上有水疱或大疱,水疱破后则糜烂渗液,自觉灼热瘙痒;伴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化斑解毒汤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舌淡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合消风散加减。
外治
要点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颜面丹毒的鉴别
急性湿疮 无接触史,皮损呈多形性,多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
颜面丹毒 无异物接触史;全身症状严重,常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皮疹以水肿性红斑为主,形如云片,色若涂丹;自感灼热、疼痛而无瘙痒。
细目 药 毒
要点 药毒的病因病机
要点 药毒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调护 2010 2011 2012
诊断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用药史。
有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 , 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
突然发病,自觉灼热瘙痒,重者伴有发热、倦怠、纳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等全身症状。
皮损形态多样,颜色鲜艳,分布为全身性、对称性,可泛发或仅限于局部。
常见类型
固定红斑型 典型皮损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紫红斑,边界清楚,重者红斑中央形成水疱或大疱。如再服此药,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先感原发疹部位瘙痒,随之局部发生同样皮损,但损害可扩大。
荨麻疹样型 症状为大小不等的风团,颜色较一般荨麻疹红,持续时间较长。
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 皮损为密集、红色、帽针头至米粒大的斑疹或斑丘疹,常对称分布,可泛发全身,以躯干为多,类似麻疹。猩红热样发疹型开始为小片红斑,从面、颈、上肢、躯干向下发展,快者24小时,慢者3~4天可遍及全身,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弥漫对称分布,互相融合,很似猩红热。若不及时停药,则可发展为重症药疹。
湿疹皮炎样型 大都先由外用药物引起局部接触过敏,发生湿疹样皮炎后,再服用或注射同样的或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即可发生泛发的湿疹样皮损。
多形红斑型 临床表现与多形红斑相似,皮损为豌豆至蚕豆大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丘疹,红斑中心呈紫红色或有水疱,有虹膜样或靶样损害,境界清楚。
紫癜型 轻者双小腿出现针头至豆大或更大的紫红色瘀点或瘀斑,散在或密集分布,皮疹平或稍隆起。重者可累及四肢、躯干,有时可有风团,甚至中央有小血疱。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 最严重的药疹。发病急。初起皮损发生于面、颈、胸部,为紫红或暗红色略带铁灰色斑,很快扩大、增多、融合,红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及表皮松解,水疱极易破,形成大片糜烂面或外观无水疱,该处表皮极松,一推即形成糜烂面,似浅Ⅱ度烫伤。严重者可因感染、重要脏器病变、水电解质失衡等造成死亡。
剥脱性皮炎型 属重症药疹,可开始即有全身皮肤潮红肿胀,或从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发展而来。面部及手足皮损尤为重。2周左右全身皮肤大量脱屑,呈落叶状或鳞片状,手足呈手套袜套样剥脱。严重者全身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治疗
辨证论治
湿毒蕴肤证
证候:皮疹为红斑、丘疹、风团、水疱,甚则糜烂渗液,表皮剥脱;伴灼热剧痒,口干,大便燥结,小便黄赤,或有发热;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滑或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热毒入营证
证候:皮疹鲜红或紫红,甚则为紫斑、血疱,灼热痒痛;伴高热,神志不清,口唇焦燥,口渴不欲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少或镜面舌,脉洪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护阴。
方药:清营汤加减。
气阴两虚证
证候:严重药疹后期大片脱屑;伴低热,神疲乏力,气短,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清热。
方药:增液汤合益胃汤加减。
外治疗法 可选用中药溻渍、中药熏洗、中药涂擦等剂型和药物。
西医治疗
一般药疹,使用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和钙剂。
重症药疹,宜早期足量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预防调护
细目 瘾 疹
要点 瘾疹的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
要点 瘾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临床表现
急性荨麻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鲜红,也可为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
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有约50%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减轻,约20%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
特殊类型荨麻疹
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并有瘙痒,不久即消退。
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可分为家族性(较罕见)和获得性两种。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在接触冷物、冷空气、冷风或食冷物后,发生红斑、风团,有轻到中等度瘙痒。
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在热水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数分钟发生风团。
压迫性荨麻疹 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上肢、掌拓等处受一定压力后,约4~8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性斑块,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多数有痒感,或灼痛、刺痛等。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
治疗
辨证论治
风寒束表证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风热犯表证
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胃肠湿热证
证候: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方药:防风通圣散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疗法
中药熏洗 瘙痒明显,无胸闷气憋者适用。风团红,瘙痒明显者,选用马齿苋、白鲜皮等解毒止痒中药熏洗;风团色淡白,皮肤干燥者,选用当归、茯苓、白术等健脾养血中药熏洗,每日1次。
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因饮食不慎而诱发者,采取苦参、黄柏等中药保留灌肠以泻浊解毒,每日1次。
其他疗法
西药治疗
急性荨麻疹可选用1~2种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慢性荨麻疹应积极寻找病因,一般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
特殊类型荨麻疹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胺、抗乙酰胆碱的抗组胺药物,或与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联合应用。
针灸疗法
细目 牛皮癣
要点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
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要点 牛皮癣的治疗
本病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
辨证论治
肝郁化火证
证候:皮疹色红,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风湿蕴肤证
证候:皮损呈淡褐色片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风利湿,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皮损色淡或灰白,状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熄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疗法
肝郁化火:风湿蕴肤,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3~4次。
血虚风燥:外用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次,烘后可将所涂药膏擦去,每天1次,4周为1疗程。
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天1~2次。
醋泡鸡蛋,以醋泡过鸡蛋的蛋黄与蛋白搅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外搽数次。
皮损浸润肥厚剧痒者,外用核桃枝或叶,刀砍取汁,外搽患处,日1~2次。
细目 白 疕
要点 白疕(寻常型)的皮损特点
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为绿豆、黄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则露出发亮的半透明的薄膜,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出现多个筛状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在头部可出现束状发,在指甲甲板可呈顶针状凹陷。可见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蛎壳状、混合状等多种皮损形态。
要点 白疕(寻常型)的辨证治疗
血热内蕴证
证候: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便干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血虚风燥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熄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气血瘀滞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湿毒蕴阻证
证候: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黏厚,瘙痒剧烈;或掌跖红斑、脓疱、脱皮;或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火毒炽盛证
证候: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有密集小脓疱;伴壮热、口渴、头痛、畏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