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考点:瘤、岩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5-02
中瘤、岩
细目 脂 瘤
要点 脂瘤的概念
脂瘤是皮脂腺中皮脂潴留郁积而形成的囊肿,又称粉瘤。其临床特点是皮肤间出现圆形质软的肿块,中央有粗大毛孔,可挤出有臭味的粉渣样物。脂瘤并非体表肿瘤,相当于西医的皮脂腺囊肿。
要点 脂瘤的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青春期。多见于头面部、臀部、背部等皮脂腺、汗腺丰富的部位,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与皮肤无黏连,表皮紧张,中央导管开口处呈青黑色小孔,挤压后可有粉渣样内容物溢出,有臭味。脂瘤染毒后可有局部红肿、增大、疼痛,破溃流脓等。
要点 脂瘤的治疗
辨证论治
内治
痰气凝结
证候:脂瘤表皮中央有黑点;伴咽喉如有梅核堵塞,胸膈痞闷,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舌淡,苔腻,脉滑。
治法:理气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合四七汤加减。
痰湿化热
证候:瘤体红肿、灼热、疼痛,甚至跳痛化脓;伴发热,恶寒,头痛,尿黄;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清热化湿,和营解毒。
方药:龙胆泻肝汤合仙方活命饮加减。
外治
脂瘤染毒而未成脓者,予金黄膏、玉露膏外敷。
脂瘤染毒成脓者,予行十字切开引流,清除皮脂、脓液后,用棉球蘸七三丹填塞腔内,待囊壁被腐蚀脱落后,再予生肌散生肌收口,以免复发。
其他疗法
将脂瘤完整手术切除,是最有效、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细目 血 瘤
要点 血瘤的概念
血瘤是指体表血络扩张,纵横丛集而形成的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大多数为先天性,其特点是病变局部色泽鲜红或暗紫,或呈局限性柔软肿块,边界不清,触之如海绵状。相当于西医的血管瘤。常见的有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要点 血瘤的诊断
毛细血管瘤 多在出生后1~2个月内出现,部分在5岁左右自行消失,多发生在颜面、颈部,可单发,也可多发。多数表现为在皮肤上有红色丘疹或小的红斑,逐渐长大,界限清楚,大小不等,质软可压缩,色泽为鲜红色或紫红色,压之可褪色,抬手复原。
海绵状血管瘤 表现为质地柔软似海绵,常呈局限性半球形、扁平或高出皮面的隆起物,肿物有很大压缩性,可因体位下垂而充盈,或随患肢抬高而缩小,在瘤内有时可扪及颗粒状的静脉石硬结,外伤后可引起出血,继发感染,可形成慢性出血性溃疡。
要点 血瘤的治疗
辨证论治
内治
心肾火毒证
证候:多见于初生婴儿。肿块大小不一,色泽鲜红,边界不清,不痛不痒,伴五心烦热,面赤口渴,尿黄便干,易口舌生疮。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等。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芩连二母丸合凉血地黄汤加减。
肝经火旺证
证候:多发于头面或大腿部,肿块呈丘疹或结节状,表面呈红色,易出血,常因情志不遂或郁怒而发生胀痛,可伴心烦易怒,咽干口苦等症。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细数。
治法:清肝泻火,祛瘀解毒。
方药:丹栀逍遥散合清肝芦荟丸加减。
脾统失司证
证候:肿瘤体积不大,边界不清,表面色红,好发于下肢,质地柔软易出血,无疼痛,伴肢软乏力,面色萎黄,纳食不佳等。舌质淡,苔白或白腻,脉细。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解毒。
方药:顺气归脾丸加减。
外治
对小面积毛细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可用五妙水仙膏外搽。
清凉膏合藤黄膏外敷,包扎固定,1日换药1次,以促其消散。
若肿瘤出血,可用云南白药掺敷伤口,既可止血,又具消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