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复习讲义:第六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20

  第六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妇科疾病的治疗

一、常用内治法

二、常用外治法

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常用内治法

常用内治法

1.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2)疏肝养肝

(3)健脾和胃

2.调理气血

(1)理气法

(2)调血法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要点一 调补脏腑

  1.滋肾补肾

  (1)补益肾气:肾气不足会影响天癸的成熟、泌至和冲任的充盈、通畅,呈现功能不足或减退的状态。常用方如寿胎丸、肾气丸、归肾丸、加减苁蓉菟丝子丸、补肾固冲丸。

  (2)温补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治宜温肾暖宫,补益命门之火,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代表方如右归丸、右归饮、温胞饮等。

  (3)滋肾益阴(滋肾填精):肾阴不足,治以滋肾益阴。方如左归丸、补肾地黄汤、六味地黄丸。

  2.疏肝养肝

  (1)疏肝解郁:抑郁或忧思致肝失条达,治宜疏肝解郁。代表方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乌药汤。

  (2)疏肝清热:肝郁化火,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泄热。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宣郁通经汤。

  (3)养血柔肝:营阴不足,肝血衰少,肝脉乳络失于濡养,治宜养血柔肝。代表方有一贯煎、杞菊地黄丸。若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者,应于育阴之中,加入潜阳之品,常用方如三甲复脉汤。阳化则风动,急当平肝息风,用羚角钩藤汤。

  (4)疏肝清热利湿:肝郁乘脾,运化失司,水湿内生,肝热与脾湿相合;或肝经湿热下注冲任或任带二脉,治宜疏肝清热利湿。代表方如龙胆泻肝汤、清肝止淋汤、四逆四妙散。

  3.健脾和胃

  (1)健脾法:凡脾虚气弱者皆宜本法主之。

  ①健脾养血:脾虚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治宜健脾益气,气血双补。常用方如八珍汤、人参养营丸、圣愈汤等。

  ②健脾除湿:脾虚气弱,精微不布,水湿内生,溢于肌肤或下注损伤任带,治当健脾益气与利水渗湿同施。代表方如白术散、完带汤、参苓白术散。

  ③补气摄血:适用于脾虚气陷,统摄无权所致的月经过多、崩漏、经期延长、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以阴道异常出血为主证诸疾。代表方如固本止崩汤、安冲汤等。

  ④健脾升阳:脾虚气弱,气虚下陷,胎失所载或胞脉失系,致胞宫从正常解剖位置下移等,均当健脾益气,升阳举陷。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

  (2)和胃法

  ①和胃降逆:凡胃气不和,失于顺降者均可选用此法。妇科中胃失和降常因脾虚胃弱或中焦虚寒或木郁横侮所致,其治虽均以和胃降逆为要,但需分清虚、实、寒、热而分调之。如因虚而逆以致妊娠恶阻,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偏寒以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因热而逆可选橘皮竹茹汤;肝胃失和而气逆作呕,则当抑肝利胃,并视其郁热之偏盛,以苏叶黄连汤或芩连橘茹汤;若久吐耗气伤阴,又当养阴和胃或益气养阴,降逆止呕合用。

  ②清胃泄热:冲脉隶于阳明,胃热炽盛灼烁津液,谷气不盛,血海不满,甚而冲任津血无源变生经闭,治当清胃泄热、养阴润燥,方用瓜石汤;若胃热并冲气上逆,火载血上而病经行吐衄者,又当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以玉女煎类方药治之。

  要点二 调理气血

  1.理气法

  理气行滞(与疏肝法同用)。

  调气降逆(与和胃法同用)。

  补气升提(与健脾法同用)。

  2.调血法

  补血养血——四物汤、滋血汤。

  清热凉血——清经散、保阴煎。

  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银甲丸。

  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少腹逐瘀汤。

  要点三 温经散寒

  寒邪客于冲任、胞络,影响血气运行,致瘀血形成或不通则痛,应以温经散寒法主之。方如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等。

  要点四 利湿祛痰

  伤于外,如带下病、阴痒的湿热证,以止带方、萆薢渗湿汤主之;因于内则有因肝经湿热下注,肝脾不调而肝热与脾湿相合,宜用龙胆泻肝汤、四逆四妙散、三妙红藤汤等分治之。

  聚湿成痰,下注胞中,治宜燥湿化痰,利湿与化痰药同用。常用方如苍附导痰丸、启宫丸。

  要点五 调理冲任督带

  调补冲任——补肾固冲丸、固冲汤。

  温化冲任——温冲汤、温经汤、艾附暖宫丸。

  清泄冲任——清经散。

  疏通冲任——柴胡疏肝散。

  和胃降冲——小半夏加茯苓汤、参苏饮。

  扶阳温督——右归丸、二仙汤。

  健脾束带——健固汤、完带汤。

  以往多认为肝肾为冲任之本,调补肝肾即益冲任之源。

  要点六 调治胞宫

  温肾暖宫—艾附暖宫丸、温胞饮。

  补肾育宫—加减苁蓉菟丝子丸、滋肾育胎丸、五子衍宗丸、育宫片。

  补血益宫—四二五合方。

  补肾固胞—大补元煎、寿胎丸。

  益气举胞—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提汤、升麻汤。

  逐瘀荡胞—桂枝茯苓丸、生化汤、桃红四物汤、脱花煎、逐瘀止崩汤。

  泄热清胞—清经散、清热调血汤、清热固经汤、银翘红酱解毒汤。

  散寒温胞—温经汤、少腹逐瘀汤、艾附暖宫丸。

  要点七 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1.中药人工周期疗法

  (1)经后期——滋肾阴养精血。

  (2)经间期——温肾助阳,活血化瘀。

  (3)经前期——补肾滋阴,温肾暖宫。

  (4)月经期——理气活血调经。

  2.针刺调治促排卵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