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

诊断

★★★

西医治疗

★★

中医辨证论治

★★★

  临床表现

  急性型

  常见于儿童。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特别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部分患者可有畏寒、寒战、发热。全身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可有血疱及血肿形成。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黏膜及舌出血常见。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含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致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出血量过大或范围过于广泛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贫血、血压降低甚至失血性休克。

  慢性型

  主要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起病隐匿,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外伤后出血不止等,鼻出血、牙龈出血亦常见。严重内脏出血较少见,月经过多常见,在部分患者可为唯一临床症状。患者病情可因感染等而骤然加重,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病程在半年以上者,部分可出现轻度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血小板

  ①急性型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型常在50×109/L左右;②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③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④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骨髓象

  ①急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轻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加;②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急性型者尤甚,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变小,胞浆内颗粒减少,幼稚巨核细胞增加;③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显著减少(<30%);④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本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

  3.脾不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

  5.泼尼松或脾切除治疗有效。

  6.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例题:
  患儿,男,14岁。2周前患急性咽炎。1天前突然牙龈出血,口腔血疱,双下肢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L,白细胞9×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23个/片。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过敏性紫癜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

  

『正确答案』D

  西医治疗

  1.一般治疗

  2.糖皮质激素 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

  3.脾切除 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泼尼松维持量每日需大于30mg;③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④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以脾动脉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良效。

  4.免疫抑制剂治疗 治疗不宜首选。

  中医辨证论治

  血热妄行证

  证候:皮肤紫癜,色泽新鲜,起病急骤,紫斑以下肢最为多见,形状不一,大小不等,有的甚至互相融合成片,发热,口渴,便秘,尿黄,常伴有鼻衄、齿衄,或有腹痛,甚则尿血、便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阴虚火旺证

  证候:紫斑较多、颜色紫红、下肢尤甚,时发时止,头晕目眩,耳鸣,低热颧红,心烦盗汗,齿衄鼻衄,月经量多,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热止血。

  方药:茜根散或玉女煎加减。

  气不摄血证

  证候:斑色暗淡,多散在出现,时起时消,反复发作,过劳则加重,可伴神情倦怠,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萎黄,舌质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摄血,健脾养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瘀血内阻证

  证候:肌衄、斑色青紫,鼻衄、吐血、便血,血色紫暗,月经有血块,毛发枯黄无泽,面色黧黑,下睑色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或弦。

  治法:活血化瘀止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例题:
  患者,女,44岁。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下肢皮肤紫斑,月经血块多,色紫黯,面色黧黑,眼睑色青,舌紫黯有瘀斑,脉细涩。治疗应首选
  A.归脾汤
  B.桃红四物汤
  C.茜根散
  D.犀角地黄汤
  E.保元汤

  

『正确答案』B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