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中医执业医师西医内科学考点:心肌梗死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05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

西医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

中医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西医治疗

中医辨证沦治

★★★

预防

  中医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为心脉痹阻不通,心失所养。病性本虚标实,本虚是气虚、阳虚、阴虚,以心气虚为主;标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以血瘀为主。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一)先兆

  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恶化型心绞痛)为最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往频繁、程度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差、诱发因素不明显。

  (二)症状

  1.疼痛 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诱因多不明显,且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 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由坏死物质被吸收所引起。

  3.胃肠道症状 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可发生呃逆。

  4.心律失常 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室颤是AMI早期,特别是入院前主要的死因。

  5.低血压和休克 主要是心源性,为心肌广泛(40%以上)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神经反射引起的周围血管扩张属次要,有些患者尚有血容量不足的因素参与。

  6.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脏舒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

  (三)体征

  几乎所有患者都有血压降低。部分患者可出现心脏浊音界轻度至中度增大,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相关的其他体征。

  (四)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 发生率达50%。

  2.心室壁瘤

  3.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4.栓塞

  5.心脏破裂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心电图

  1.特征性改变

  ST段抬高性AMI其心电图表现特点为: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2.定位和定范围

部位

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导联

前间壁

V1~V3

前壁

V3~V5

广泛前壁

V1~V6

下壁

Ⅱ、Ⅲ、aVF

高侧壁

Ⅰ、aVL

正后壁

V7~V8

右心室

V3R~V5R

  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

  肌红蛋白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肌钙蛋白I(CTnI)或T(CTnT)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例题】
  前间壁心肌梗死特征性心电图改变,见于
  A.V3、V4、V5
  B.V1、V2、V3、V4、V5
  C.V、V2、V3
  D.V5、I、aVL
  E.Ⅱ、Ⅲ、aVF

  

『正确答案』C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2条:①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②心电图的动态演变;③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鉴别诊断

  心绞痛 发作持续时间一般在15分钟以内,不伴恶心、呕吐、休克、心衰和严重心律失常不伴血清酶增高,心电图无变化或有ST段暂时性压低或抬高。

  西医治疗

  心肌再灌注治疗

  溶栓疗法--溶栓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1.心前区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2.心电图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肢导联≥0.1mV,胸导联≥0.2mV

  3.起病时间≤6小时

  4.年龄≤75岁

  禁忌证

  1.半个月内有活动性出血,手术、活体组织检查、心肺复苏等病史

  2.高血压控制不满意,>180/110mmHg

  3.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者

  4.既往有出血性脑血管病史或半年内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史(包括TIA)

  5.各种血液病、出血性疾病和出血倾向者

  6.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7.严重肝肾疾病或其他恶性疾病

  冠状动脉再通的判断指标

直接指标

间接指标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再通

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

 

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

  中医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证

  证候:胸中痛甚,胸闷气促,烦躁易怒,心悸不宁,脘腹胀满,唇甲青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弦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寒凝心脉证

  证候:胸痛彻背,心痛如绞,胸闷憋气,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心悸短气,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紧。

  治法:散寒宣痹,芳香温通。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加减。

  痰瘀互结证

  证候:胸痛剧烈,如割如刺,胸闷如窒,气短痰多,心悸不宁,腹胀纳呆,恶心呕吐,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豁痰活血,理气止痛。

  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气虚血瘀证

  证候:胸闷心痛,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心悸自汗,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或结、代。

  治法:益气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阴两虚证

  证候:胸闷心痛,心悸不宁,气短乏力,心烦少寐,自汗盗汗,口干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或结、代。

  治法:益气滋阴,通脉止痛。

  方药:生脉散合左归饮加减。

  阳虚水泛证

  证候:胸痛胸闷,喘促心悸,气短乏力,畏寒肢冷,腰部、下肢浮肿,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胖或紫暗,苔滑,脉沉细。

  治法:温阳利水,通脉止痛。

  方药: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心阳欲脱证

  证候:胸闷憋气,心痛频发,四肢厥逆,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手足青至节,虚烦不安,甚至神志淡漠或突然昏厥,舌质青紫,脉微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汤加减。

  【例题】
  患者,冠心病史3年。胸痛彻背,心痛如绞,胸闷憋气,形寒畏冷,四肢不温,冷汗自出,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或沉紧。其证型是
  A.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
  B.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
  C.冠心病心绞痛,寒痰痹阻证
  D.急性心肌梗死,痰瘀痹阻证
  E.急性心肌梗死,寒凝心脉证

  

『正确答案』E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