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复习讲义:第九章病因与因果关系推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2-16
中3. 病因判定的标准
(1) 关联的时间顺序 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前因后果时间关系。前瞻性设计(队列或实验研究)在确定前因后果时间顺序上最佳,回顾性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次之,横断面设计较差。
(2) 关联的强度 指怀疑病因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越大,是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是偏倚所致的可能性就越小。一般指分类资料的相关。
(3) 剂量-反应关系 可以看成是针对等级或连续性变量资料的关联强度。
(4) 暴露与疾病的分布一致性 可以看成是针对集团资料的关联强度(生态学相关)。
(5) 关联的可重复性 研究的关联能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重复,则为因果关联的可能性增加。
(6) 关联的合理性 客观上同现有的理论知识不矛盾,主观上能为评价者的信念所接受。
(7) 终止效应 怀疑病因自然或人为去除(下降),引起疾病发生率下降。终止效应对因果论证的强度较高。
(8) 关联的撎匾煨詳 从多因多果的观点看,特异性是错误的;从病因必要性含义看,特异性优势多余的。因此,特异性不符合现代流行病学的观点,应当放弃。
一个病因研究本身必须要达到或部分达到第1,2(或3、4)条标准(前因后果,广义关联强度),如果符合第7条标准(终止效应)则更好;第5,6条标准(重复性,合理性)是对该研究的外部评价,如果不吻合则因果关联的可信度降低。
典型试题分析
(1) 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
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 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
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答案:[D]
【评析】本题考试要点:概率因果观落实在流行病学中的病因定义
流行病学的病因,就是那些能使疾病人群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
答案[A]为充分病因,答案[B]为必要病因,均非概率因果观。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近因,失之于狭窄。答案[D]体现了概率因果观,为正确的答案。答案[E]语义重复且笼统。
(2) 关于病因的具体所指,错误的是:
A.包括宿主、环境和致病因素(动因)
B.包括外围的远因以及致病机制的近因
C.包括疾病的启动因素或病原体
D.包括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E.包括交错病因链中的直接和间接病因
答案:[C]
【评析】
本题考试要点:对病因模型或因果关系思维框架的认识
生态学模型强调宿主(机体)和环境的整体性,疾病因素模型将病因分为远外围和近机制两个层次,病因网模型强调多病因的链接和交错形成的系统性。因此,病因包括疾病发生过程所涉及的所有因素。
答案[A]来自生态学模型,答案[B]来自疾病因素模型。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致病因素(动因),为选错的答案。答案[D]来自于新的医学模式(型)。答案[E]来自病因网模型。
(3) 下列哪一种因果联结方式是正确而完整的?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单果 D.多因多果 E.直接/间接病因链
答案:[D]
【评析】本题考试要点:对因果联结方式的完整准确的理解
因果联结方式是我们具体理解因果关系以及测量关联强度的基础。对因果关系认识的分歧,常常来自于构造的因果联结方式存在差异。如果这个基础存在差异,就无法展开有实质意义的争辩,也无法对获得的不同研究的关联强度作出有可比性的比较。
答案[A]是传统的简单化一对一联结方式,显然不正确。答案[B]在[A]的基础上发展为一对多联结方式,但仍然为错误的单一病因认识。答案[C]是现代的多对一联结方式,尚不完整。答案[D] 是现代的多对多联结方式,正确而完整。当然各因果线上可以出现直接/间接联接,成为因果链。答案[E]仅涉及直线病因链,尚不完整。
(4) 因果关联是指
A.暴露-疾病有较强的统计学关联 B.暴露-疾病分类资料存在相关 C.暴露-疾病排除偏倚后的关联
D.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无偏关联 E.暴露-疾病有时间先后的直接关联
答案:[D]
【评析】本题考试要点:因果关联的确切理解
因果关联同病因的定义是一致的,病因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这意味着暴露-疾病存在前因后果的时间关系以及排除偏倚后的统计学关联。这里的概率升高和统计学关联在数学上是等同的。
答案[A]仅指明因果关联的前提之一即统计学关联。答案[B]更局限在流行病学资料常见的分类相关。答案[C]尚缺乏前因后果的时间前提。答案[D]正确而完整。答案[E]未涉及排除偏倚(系统误差),并且局限于直接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