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公卫助理医师《流行病学》章节考点:第二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8
中第二节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
1.指标(index):能够数量化的科学概念,如频数(frequency)、率,频率(rate)、比(ratio)、比例(proportion)。重点注意个指标的分子、分母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发病频率测量指标(以下公式重点掌握)
(一) 发病率(incidence rate)
1、定义: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并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
★★★重点区别发病率和患病率的:
发病率是在某段时间内新发的病例占暴露人口数的比例,患病率是该短时间内患病的人数占可能患病的人数的比例,不考虑是否新发!
2、计算发病率需考虑的因素
新发病例数、暴露人口数(为平均人口数)、观察时间
3、应用
描述疾病的分布、反映疾病发生频率,探讨病因及其因素、其变化意味着病因因素的变化、评价预防措施效果、前瞻性调查的基点
(二) 罹患率(attack rate)---主要用于突发事件
1、定义: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2、应用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如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的爆发流行情况,在爆发调查中, 测量爆发疫情的强度,并用来探讨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三) 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S)
1、定义: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
2、应用:
常用于家庭内、病房、集体宿舍、托儿所、幼儿园班组中发生传染病是的流行病学调查、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及其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
★★★二、患病频率测量指标(以下公式重点掌握)
(一) 患病率(prevalence)
1、 定义: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平均人口数:该年6月30日的人口数或(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2
2、 影响患病率的原因:
(1) 引起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增加、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免于死亡,但未痊愈,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2) 引起患病率降低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减少、病死率增高、病程缩短、治愈率提高、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3、患病率与发病率、病程的关系: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是,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发病率和病程。
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4、 应用:
患病率通 才 常用来表示病程较长的慢性病的发生或流行情况。用于估计某病对居民健康的危害的严重程度,还可以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医疗质量的评估进而医疗费用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某一疾病及其预后与各种因素的关系、筛查及试验性诊断上的应用、评价疾病对健康人群的影响程度、断面研究的常用指标
5、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主要区别:
比较内容 |
患病率 |
发病率 |
资料来源 |
现况调查 |
疾病报告、疾病监控、队列研究 |
计算分子 |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和现患病例数之和 |
观察期间新发病例数 |
计算分母 |
调查人数(时点患病率) 平均人口数(期间患病率) |
暴露人口数或平均人口数 |
观察时间 |
较短,一般为1个月或几个月 |
一般为一年或更长时间 |
适用疾病病种 |
慢性病或病程较长的疾病 |
各种疾病 |
特点 |
静态描述 |
动态描述 |
用途 |
疾病先患状况或慢性病流行情况 |
疾病流行强度 |
影响因素 |
较多,影响发病率变动的因素,病后死亡或痊愈级康复情况及患者病程等 |
相对较少,疾病流行情况、诊断水平、疾病报告质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