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颌面外科学》章节知识点:第十一章第二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03
中3、混合性强直
鉴别点 |
关节内强直 |
关节外强直 |
病史 |
化脓性炎症病史,损伤等 |
口腔溃疡、上下颌骨骨折史、烧伤以及放射治疗史 |
颌间瘢痕 |
无 |
有 |
面下部发育 |
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明显) |
畸形较轻(成年后患病无影响) |
合关系 |
严重畸形(成年后患病不明显) |
轻度错乱(成年后患病无影响) |
X线征 |
关节间隙消失,关节部融合呈骨球状(纤维性强直的关节间隙存在但模糊) |
关节部正常,上颌与下颌支间间隙可以变窄,密度增高 |
治疗
一般采取外科手术,必须有正确的诊断,确定是关节内、外强直或混合,确定强直的性质是纤维性还是骨性,病变是单侧还是双侧以及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手术时注意不能将患侧搞错,在全麻下进行手术
1、关节内强直
颞下颌关节成形术 原则:
①截开的部位(假关节形成的位置,尽可能在下颌支的高位形成,越接近原来关节活动的部位,术后功能恢复越好。
选择截开的部位有a、髁突颈部截开形成假关节 适用于粘连范围小且局限于髁突,下颌切迹尚存在的病例 b、下颌切迹以下、下颌孔以上的部位截开 适用于骨粘连范围大,下颌切迹变小或已消失的斌人)接骨后可用游离移植行关节重建术。能保留的髁突或关节盘都应尽量保留
②骨断面的处理
③保持截开的间隙 切除骨质的宽度至少应在1cm以上,对保持间隙,防止复发有一定效果 可将截开的间隙保持在0.5-1cm之间,利用间隙内插入各种组织或生物材料:游离的大腿阔筋膜、带蒂颞筋膜、游离真皮脂肪,去骨膜的肋软骨等)
④双侧关节 最好一次手术,必须两次者相隔不超过2周,发生开合的机会很多,早期应用磨牙区置薄橡皮垫
⑤年龄问题 12-15岁以后,术后坚持开口练习,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及时手术
⑥关节内强直伴小颌畸形的处理 手术同时行下颌支水平切开,前推固定。必要时行颏部水平截骨术,颏部骨块前移。
2、关节外强直 基本方法是:切断和切除颌间痉挛的瘢痕,凿开颌间粘连的骨质,恢复开口度。如颌间痉挛的瘢痕范围较小,可用断层游离皮片移植消灭瘢痕切除、松解后遗留的创面。如果痉挛的瘢痕范围较大并伴有唇颊组织缺损畸形,采用额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
①颌间瘢痕区较狭窄 口内切开和切除瘢痕,取中厚皮片游离移植消灭创面
②颌间瘢痕已波及上颌结节和冠突区或整个上下颌之间 从下颌下缘切开,行口内外贯通
3、混合型强直
预后 术后复发率幅度很大 混合型强直远期疗效更差一些
复发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期手术者复发率高 成骨作用旺盛,术后难以坚持开练习
2、病因 感染致病病人比例减少,复发率有所下降
3、切骨的多少 切骨愈多,两骨断端接触机会愈少,复发的可能性也少 一般认为切除骨质为0.5-1cm 如术中能保留关节盘,复发率明显降低
4、插补物的作用
5、骨膜对复发的作用 可刺激骨膜下成骨细胞活跃,导致复发。宜用电刀热凝,破坏骨膜
6、术后开口联系 7-10d可开始联系
7、关节强直程度和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