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口腔执业医师基础知识:医学微生物学第二十五章第一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4-07

  (四)培养 鸡胚 细胞培养 狗肾传代(MDCK)

  (五)抵抗力 56℃ 30min灭活

  禽流感病毒:存在所有的HA.NA亚型(H1~H16 、N1~N9),是流感病毒的基因库。

  猪流感病毒:H1N1 H3N2

  马流感病毒:H7N7 H3N8

  人流感病毒:H1N1 H2N2 H3N2

  中国内地、香港人感染H5N1、H9N2,其他地区还有H7N7、H7N2、H7N3等型。

  最近完成的1918年流感病毒基因测序 (Nature 2005;437:889)

  重构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病毒(Science 2005;310:77)

  美国圣.路易斯大学Belshe教授在近期的N Engl J Med (2005,353:2209)上发表文章,说这些研究进展使人们能够在禽流感病毒获得人体内复制能力前跟踪其演变过程,对阐明禽流感病毒是如何适应人类并导致大流行是非常有帮助的。

  流感大流行的起源:

  1、鸟源性学说(流感病毒基因库)

  2、动物病毒感染人类学说(猪是基因混合器)

  3、毒株重现学说

  1918~1919 H1N1亚型的8个基因节段全部来自于鸟类的H1N1亚型。(1910~1920年通过猪传入人群)

  1957年 H2N2亚型(②PB1. ④HA. ⑥NA)三个基因节段来自于禽流感。

  1968年 H3N2亚型(②PB1. ④HA)二个基因节段来自于禽流感。

  1977年 流行的H1N1亚型与1950年的流行株相近。

  科学家预测, 21世纪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可能通过两种机制发生:

  1、像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一样,禽流感病毒直接从禽传播给人。

  2、像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和1968年香港流感大流行一样,禽流感病毒与当时流行的人流感病毒株重配产生新的病毒株。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

  禽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球形直径80~120 nm。

  基因组为分8节段单股负链RNA。

  有包膜,镶嵌两种刺突(HA、NA)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 (H1~H16),9个N亚型 (N1~N9)。

  到目前为止,已证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

  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患者(发病2-3天传染性最强), 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性强。

  致病机制:病毒局部增殖(不入血)细胞变性坏死、纤毛脱落扩散至下呼吸道, 引起病毒性肺炎。

  l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流感):1.潜伏期:1-2天2.发病期:①局部症状:上感症状②全身症状:发热、头痛、肌痛③并发症:继发细菌性感染, 可死亡。

  免疫性:同型短暂免疫力(1-2年)三型交叉保护,对新亚型均无免疫力。

  三、微生物学检查与防治

  流行期 根据典型症状 作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测新变异株 1病毒分离2 血清学诊断3 快速诊断

  四、防治

  预防:疫苗接种 (灭活,亚单位,减毒活疫苗)降低发病率

  治疗: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金刚烷胺(抑制病毒的穿入和脱壳)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干扰素、中草药、抗生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