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内科学练习题(十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12-25
中31、若充填后出现继发龋,则下列正确的处理措施为
A、备牙后进行烤瓷冠的修复
B、根管治疗
C、牙周洁治
D、去除充填物重新充填
E、拔除
32、若充填后上颌前牙牙齿咬物折裂,为冠根联合折,裂纹直达根尖,则应
A、备牙,全冠修复
B、使用氢氧化钙垫底充填
C、根管治疗
D、桩核冠修复
E、拔除牙齿
33、牙面未仔细干燥,尚有水分,若此时充填,则会引起树脂充填修复
A、牙周性疼痛
B、牙髓性疼痛
C、充填物折裂、松脱
D、继发龋
E、牙体折裂
34、菌斑形成过程中,最早吸附到获得性膜上的细菌是
A、血链球菌
B、乳杆菌
C、韦永菌
D、梭状杆菌
E、变形链球菌
35、以下哪项不是龋齿的发病过程
A、牙菌斑形成
B、致龋菌代谢糖类产酸
C、多聚糖形成
D、硬组织脱矿溶解
E、唾液减少分泌
36、菌斑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细菌聚集的基础是
A、葡糖醛酸
B、蔗糖
C、葡聚糖
D、果糖
E、葡糖基转移酶
37、菌斑成熟的关键成分是
A、葡糖醛酸
B、蔗糖
C、葡聚糖
D、果糖
E、葡糖基转移酶
38、以下哪项不是龋病的病因
A、细菌
B、牙菌斑
C、遗传
D、牙齿所处的环境
E、食物
39、从病因学角度而言,龋病也属于牙体硬组织
A、细菌腐蚀性疾病
B、细菌感染性疾病
C、显性基因遗传性疾病
D、隐性基因遗传性疾病
E、物理性损伤
40、获得性膜是指
A、牙萌出时牙面上胚胎来源的有机物
B、牙面上积累的食物残渣沉积物
C、吸附至牙面的唾液蛋白或糖蛋白
D、均匀分布于牙面上的微生物层
E、在菌斑作用下由菌斑微生物所分泌的蛋白膜
41、致龋性最强的糖类是
A、果糖
B、蔗糖
C、葡萄糖
D、麦芽糖
E、乳糖
42、以下哪一项是影响龋病发生的因素
A、细菌微生物
B、牙齿拥挤
C、食物
D、时间因素
E、以上因素都包括
43、龋病的定义是
A、牙齿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疾病
B、多种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急性严重性破坏的一种病变
C、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D、在多种内在因素的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E、在细菌影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44、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A、龋病
B、牙周病
C、根尖周炎
D、颌骨囊肿
E、牙体磨耗
45、我国唐代《新修本草》中记录银膏补牙,是为了治疗
A、根尖周炎
B、牙周病
C、颌骨囊肿
D、龋病
E、牙体磨耗
46、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匙挖除的龋坏称为
A、平滑面龋
B、窝沟龋
C、邻面龋
D、慢性龋
E、急性龋
47、在诊断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时,用了冷水做温度试验,应避免
A、隔离唾液
B、干燥牙面
C、先测下牙后测上牙
D、冷水进入窝洞内
E、先测对照牙
48、温度刺激入洞出现疼痛,但刺激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可能为
A、深龋
B、牙髓坏死
C、可复性牙髓炎
D、牙髓钙化
E、慢性牙髓炎
49、浅龋和釉质发育不全的鉴别要点除外
A、探诊软硬度
B、探诊光滑度
C、病变牙位是否对称
D、病变牙位的多少
E、对温度反应情况
50、浅龋与氟斑牙相鉴别的重要参考因素是
A、牙齿的色泽改变
B、有无牙体组织缺损
C、病变牙位的多少
D、地区流行情况
E、对温度反应情况
51、龋病常用的诊断方法除外
A、视诊
B、菌斑染色
C、探诊
D、温度试验
E、X线检查
52、X线检查一般不用于
A、浅龋
B、深龋
C、牙折
D、慢性根尖周炎
E、牙髓疼痛
53、诊断邻面龋最准确的方法是
A、视诊
B、探诊
C、菌斑染色
D、温度测试
E、咬合翼片
54、判断牙髓活力最可靠的检查方法是
A、冷诊
B、热诊
C、X线检查
D、试验性备洞
E、牙髓电活力测试
55、临床上不易查出的继发龋可用下列哪些方法帮助诊断
A、探诊
B、X线
C、染色法
D、麻醉法
E、温度测验
56、左上尖牙(牙合)面窝沟的龋损,黑色沉着区下方为龋白斑,可以诊断为
A、窝沟浅龋
B、窝沟中龋
C、窝沟深龋
D、牙本质敏感
E、牙髓炎
57、浅龋与釉质钙化不全相比较,在探诊方面明显的区别是
A、病损部位的光滑度
B、病损部位的颜色
C、病损的好发部位
D、病损的对称性出现
E、病损的遗传特性
58、氟牙症与浅龋在病史方面比较明显的区别是
A、病损对称性分布
B、病损的好发部位
C、病损的遗传特征
D、有高氟地区生活史
E、病损部位的软硬
59、X线片上可发现由牙表面至牙本质浅层的透射影可诊断为
A、浅龋
B、中龋
C、深龋
D、静止龋
E、猛性龋
60、含有氟并具有一定防龋作用的材料是
A、聚羧酸锌黏固粉
B、复合树脂
C、玻璃离子黏固粉
D、磷酸锌黏固粉
E、氧化锌丁香油黏固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