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8口腔助理医师考试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二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12-29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激是个体面临或觉察(认知、评价)到环境变化(应激源)对机体有威胁或有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学习是指通过练习或经验而促使行为发生相对持久变化的过程。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动力。需要是指人类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是个体心理及生理反应稳态需求在大脑中的反映。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为主要分为本能行为和社会行为两大类,前者指先天遗传的,不经学习即可出现的典型、刻板、定型的行为模式,并且是有目的的指向性行为,如摄食饮水、防御、性、睡眠、母性行为、好奇等,后者指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各种活动,包括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和表现的所有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如人际交往行为、领导与随从、侵略与攻击等。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型行为易发生恶性肿瘤的倾向已为临床观察和实验所支持,其特征为:①童年生活不顺利,形成压抑克制的性格;②行为上过分与人合作,理智、协调、姑息、谦虚、谨慎、自信心差、过分忍耐、回避矛盾、好屈服于外界权势;③情绪上易愤怒但不向外发泄。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情绪;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是情感。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情绪的认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通过实验提出,情绪产生是由环境刺激、认知过程和生理变化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过程起关键作用。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不良情绪对个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二是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例如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通过边缘系统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使垂体功能失常而导致内分泌紊乱,机体抵抗力下降。情绪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引起的生理变化影响健康,严重时也可导致疾病。乐观的情绪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而严重的负性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状态。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坚强的意志力会使人勤奋地学习和工作,使人不畏艰险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退缩,坚定信心、鼓足勇气、勇往直前。只有这样,才能有全面、系统和深入的认知活动。只有锻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困难,朝着预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按需要的起源和发展,可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物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指维持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而产生的需要,如空气、食物、水、休息、配偶等。社会性需要指人在社会活动中为适应社会生活而产生的需要,如交往、求知、劳动、尊重等。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动机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部条件,即需要的存在,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需要并不等于动机;另一个是外部的刺激或诱因,它进一步加强这种紧张或焦虑,并使动机的产生和进一步的行动成为可能。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不是静止的,而是始终处于冲突——协调的矛盾运动之中。本我在于寻求自身的生存,寻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必要的原动力;超我在监督、控制自我接受社会道德准则行事,以保证正常的人际关系;而自我既要反映本我的欲望,并找到途径满足本我欲望又要接受超我的监督,还有反映客观现实,分析现实的条件和自我的处境,以促使人格内部协调并保证与外界交往活动顺利进行,不平衡时则会产生心理异常。自我只有处理好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心理才不会发生异常。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行为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关。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型行为的特征为:竞争性强、时间紧迫感、办事急躁、具有敌意。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型行为可使体内的免疫功能抑制,导致肿瘤的产生。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间接性是指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概括性则是找出同一类食物的共同性,本质属性的联系。故答案选择E。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这句诗所提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在一间有气味的房间呆久了就会习惯,逐渐感觉不到这种气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感觉的适应现象。这不是感觉的减退,因为隔一段时间再次嗅仍然会有此种感觉。其他选项都不正确。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知觉有四种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整体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将知觉的对象倾向于以整体的形式来知觉;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知觉的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旧能知觉到原来的对象;选择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在纷乱复杂的背景中能够选择出所要知觉的对象;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知觉的对象知觉,是更高水平的知觉;此题正确答案为D。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保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间推移,保持的内容会发生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从而体现了人脑对识记材料的主动加工。遗忘分两种,一种是永久性遗忘,即不重新学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另一种是暂时性遗忘,一时不能再认和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D所述应为永久性遗忘。

  2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思维是人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根据任务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如修理机器)、具体形象思维(如布置房间前脑海中的物品安排形象)和语词逻辑思维或称抽象思维(如题于所述)。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可分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分为习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情绪情感是对事物态度的体验而不是态度本身。

  2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情绪三因素理论(情绪的认知学说之一)认为情绪产生包含三个要素: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其中认知因素起决定作用。坎农提出的是丘脑学说,兰格提出的是外周学说,阿诺德提出的是认知兴奋评价学说(情绪认知学说之一)。

  2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现在三个方面:学习工作效率、身心健康和人际交往。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能发挥人的最高学习效率,因为适当的紧张情绪状态往往可以维持人们对任务的兴趣和警觉,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认为只有在身心放松状态下才能发挥最高效率的观点是不科学的。人际情感是在人际交往中与彼此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一旦形成或产生就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直接影响和反映人与人交往关系的亲近程度。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理学将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心境状态的情绪比较微弱、持久,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感染性;而激情状态则剧烈、相对短暂,处于激情状态时,人的理性活动受限,有时会情绪失控。注意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情、热情都不是学术概念。

  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提干中所述为独断的表现,与之相反的意志品质为自觉性。意志的其他品质为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性,与之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依次为武断、优柔寡断、动摇、执拗和任性。

  2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意志活动的前提是有目的的行动,核心是克服困难的行动,基础是随意运动。

  2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等)。

  2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特征性和稳定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希波克拉底按体液的多寡把人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巴甫洛夫按神经过程的基本类型组合把气质分为活泼型、安静型、胆汁型、抑制型,且两种分类是一一对应的。

  2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俄国生理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则将这四种气质以神经系统的活动特征来解释,并与希波克拉底提到的四种类型相对应。多血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为:强、均衡而灵活的活泼型;黏液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为:强、均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胆汁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为:强、不均衡而灵活的兴奋型;抑郁质对应的神经活动类型特点为:弱、不均衡、不灵活的抑制型。故此题正确答案选C。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包括各个不同侧面,具有各种不同的性格特征,一般可以从对现实的态度、智力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几个方面去理解。

  3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格形成的关键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

  3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3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趋避冲突指某个目标对个体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个体对该目标既向往又拒绝的心理冲突。所谓“想吃鱼又怕腥”,既想又怕,就是这种冲突的表现。

  动机冲突可以造成个体不平衡、不协调的心理状态。严重的心理冲突和持续时间较长可

  以引起个体的心理障碍,影响心身健康。

  3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对需要的满足,情绪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2.从进化上看,情绪代表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人才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从发生上看,情绪受情境影响大,不稳定;情感受情境影响小,较稳定。

  4.从反应上看,情绪反应强烈,外部表现明显;情感反应较深沉,外部表现不明显。

  3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特别是识记后24小时之内,遗忘率高达到72%。

  3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髙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

  3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髙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

  3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型行为的人,容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髙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

  3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等,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4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部分,受人的意识倾向性的制约,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现了人格的社会性内涵,受社会规范的制约。

  4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个体的自我意识经历着一系列发展变化的过程,在8个月前婴儿还没有萌发自我意识,一岁末开始把自己与周围环境区分开来,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2--3岁儿童开始把自己当作主体来认识,开始使用“我”这一标志性词汇称呼自己,这一变化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和第一个飞跃。

  4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作用方式不同,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指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后者指顺利完成某些特殊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4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认知过程又称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注意等,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

  4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4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称“倒U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4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又称“倒U曲线”,是指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

  4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需要是由个体对某种客观事物的要求引起的。这种要求可能来自于有机体内部,也可能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

  4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像需要一样,动机也可以分为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两大类。生物性动机也可称为原始性动机或生理性动机,与解决基本的生物学需求有关。这些动机常常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社会性动机也可称为继发性动机或心理性动机,与心理和社会需求有关。这些动机是经过学习获得的。

  二、A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双趋冲突是指两种对个体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指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的目标的同时又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出现。趋避冲突指个体的动机为满足某一需求,指向一个目标的同时又产生了另一个受威胁的目标而需要回避。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型行为以时间紧迫感,竞争性强,充满敌意为特征,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易发冠心病已为临床观察和实验证实。B型行为是与A型行为相反的行为模式,C型行为与恶性肿瘤的发生相关,其他选项为干扰项。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再度感知的时候,觉得熟悉,认得它是从前感知过的,叫做再认。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境是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描述,此患者属于C型行为的人,C型行为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三、A3/A4

  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抑郁质的外部表现:敏感胆怯,情感体验深,稳定而不易表露,动作缓慢,有时近于呆板,易伤感,孤僻,善观察细小事。

  <2>、

  【正确答案】 A

  四、B

  1、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人格的概念。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们心能量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种特点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知觉的这种特点叫做知觉的理解性。

  3、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双避冲突指两种目标都是个体力图避免的,但是个体回避一个威胁性目标的同时,必

  然面临另一个威胁性目标时表现出的心理冲突。所谓“后有追兵,前遇大河”正是说明这种处境。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双趋冲突指两种对个体都具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而由于条件限制,个体无法同时采取两种行动所表现出的心理冲突。“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但又难以取舍。当两种目标的吸引力非常接近,解决冲突就比较困难。

  4、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的需要(空气、食物、水、性等)、安全的需要(回避危险和恐惧等)、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归属、爱等)、尊重的需要(成就、权利、名誉等)、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等)。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聪明才智的需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