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1口腔助理医师医学微生物学考点精选: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9-08

  一、病毒的致病作用

  1. 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1) 垂直传播是指病毒由宿主的亲代传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主要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播,也可见其他方式,如产后哺乳。

  (2)多种病毒可经垂直传播引起子代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HIV、HBV等。

  2.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治病作用

  i. 杀细胞作用

  ii. 稳定状态感染:①细胞融合:细胞融合是病毒扩散的方式之一。②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病毒感染的细胞上常出现由病毒基因编码的新抗原。

  iii. 包涵体形成: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如从可疑狂犬病脑组织切片或涂片中可发现细胞内有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可诊断为狂犬病。)

  (iv. 细胞凋亡 v.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3. 病毒感染的类型

  根据有无临床症状,病毒感染可分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

  (1)隐性感染:病毒进入机体不引起临床症状的感染。其中病毒携带者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2)显性感染:病毒感染后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根据病毒在机体内感染的过程及滞留时间,病毒感染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

  (1)急性感染:特点: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数日至数周,病后常获得适应性免疫。

  (2)持续性病毒感染:

  i. 潜伏感染:疱疹病毒属的全部病毒(HBV、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型)均可引起潜伏感染。

  ii. 慢性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iii. 慢发病毒感染:麻疹病毒引起的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狂犬病及朊粒感染引起疾病。

  4、病毒与肿瘤:

  病毒与人类肿瘤发生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需要记住的是:

  l 人乳头瘤病毒(HPV)、HSV-2余宫颈癌的关系

  l 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l EB病毒与鼻咽癌和淋巴瘤的关系

  二、抗病毒免疫

  1. 固有免疫

  干扰素:干扰素是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刺激人或动物细胞所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活性。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但只能抑制病毒而无杀灭病毒的作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i. 种类与性质:根据不同抗原性分α、β和γ三种。

  ii. 抗病毒活性:干扰素不能直接灭火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

  2. 适应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1)IgG、IgM、IgA三类免疫球蛋白都有中和抗体的活性,但特性不同。分泌性IgA(SIgA)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