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生物化学》章节解析:第五章生物氧化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1-10
中第三节 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和性质
1. NADH-Q还原酶: NADH脱氢酶、复合体I,呼吸链中从NADH 到辅酶Q的一段组分,相对分子量88 000,至少34条多肽链;两种辅基,FMN, Fe-S聚簇(蛋白)。
电子传递过程:NADH→FMNH2
NADH+H++FMN→FMNH2+NAD+;
FMNH2→Fe-S
2Fe3+→2Fe2+;FeS→QH2;释放自由能的过程,-69.5kJ/mol,能量足以合成ATP
2. 辅酶Q:泛醌, 脂溶性辅酶, 可与膜结合或游离。
CoQ不但可接受NADH脱氢酶的氢,还接受线粒体其它黄素酶类脱下的电子和氢,在电子传递链中居于中心位置。
呼吸链中是一个和蛋白质结合不紧的辅酶,使它在黄素蛋白类和细胞色素之间能够作为一种灵活的载体而起作用。
3. 琥珀酸-Q还原酶:复合体II,嵌在线粒体内膜的酶蛋白,完整酶包括琥珀酸脱氢酶,辅基FAD 、Fe-S 和Cytb562
电子传递过程:琥珀酸氧化成延胡索酸,同时使FAD还原成FADH2 。
FADH2→Fe-S→Q 进入呼吸链。
4、 细胞色素还原酶:复合体III, 辅酶Q-细胞色素c还原酶,细胞色素bc1复合体,或简称bc1。
辅基:血红素b562 b566 c1和Fe-S中心。
电子转移途径:
QH2(e)→Fe-S→cytC1→cytC
作用:将电子从QH2 转移到细胞色素C;标准自由能释放△Go’ =-36.7kJ/mol.
细胞色素:一类含有血红素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质的总称;还原型的细胞色素具有明显的可见光谱吸收现象,αβγ三条吸收峰,根据吸收峰的差异分为a,b,c三类;每一类中根据其血红素辅基α吸收峰的差异(b566,b562;c,c1)或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分布位置(a,a3)分为不同类别。
5. 细胞色素C
球形蛋白,13 000;唯一能溶于水的细胞色素;AA序列,三维结构都已阐明。了解最透彻的细胞色素蛋白。
作用:复合体III和IV间传递电子。
6. 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体IV,跨膜蛋白,十个亚基组成;四个氧化还原中心:血红素a,a3(所处位置不同)和两个铜离子CuA,CuB(结合蛋白不同);组成两个单位或簇。
血红素a-CuA位于亚基II。
血红素a3-CuB位于亚基I。
电子传递途径:cytC→CuA→cyta→cyta3 →CuB→O2
标准自由能释放:
△Go’ =-112kJ/mol
电子传递的总路线:
NADH→FMNH2→Fe-S→CoQ →b→C1
→c→→aa3 →O2
7、 电子传递链的抑制剂
能阻断呼吸链中某一部分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
利用专一性的电子传递抑制剂选择性地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个步骤,再测定各个组分的氧化-还原态情况,是研究的传递链顺序的一种重要方法。
常用的抑制剂有以下几种:
(1)鱼藤酮、安密妥、杀粉蝶菌素,它们的作用是阻断电子由NADH向CoQ的传递。
鱼藤酮是一种极毒植物物质,常作重要的杀虫剂。
(2)抗霉素A,由链霉菌分离的抗生素,抑制电子传递b 到c1 的传递作用。
(3)氰化物、叠氮化合物、一氧化碳,阻断电子由aa3传向分子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