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口腔助理医师《药理学》考点解析:第二章传出神经系统药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08
中第二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出神经 指将来自中枢的冲动传导至效应器的神经。
包括植物神经系统和运动神经系统。根据其末梢释放递质的不同分为:胆碱能 神经,去甲肾上腺能神经
自主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主要支配心肌、平滑肌腺体
运动神经系统 主要支配骨骼肌
一.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及受体
递质 当神经冲动达到神经末梢时,在突触部分从末梢释放出的化学传递物。
通过递质作用于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的受体发生效应,从而完成神经冲动的传递过程。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主要是在突触部位影响递质或受体而发挥作用。
神经冲动的传导:在同一纤维上是以电变化的形式传导的,在不同纤维上则以化学物质(即递质)来传导的。
(一)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1、递质系统的发展
递质学说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据文献记载,1877年就有学者提出如下看法:
兴奋的传导主要有两种可能,或是在收缩物的边际分泌一种强有力的兴奋物质,或是通过电传导。
自此以后的半个世纪中,神经与神经间,神经与肌肉间冲动的传递,究竟是化学传递还是电传递,一直是个争论的问题,到20世纪初,有人通过蛙心试验才证实了神经递质的存在,后来证明这种物质就是乙酰胆碱。
本世纪四十年代,证明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
是去甲肾上腺素。至此,传出神经系统的化学传递学说才臻完善。
2、传出神经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突起或细胞体(效应器)密切接触进行传递活动的地方。
递质
神经末端兴奋时释放的某种特殊化学物质。传出神经的主要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
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内靠近突触前膜处,聚集着很多直径为20-50nm的囊泡,其内含有大量的乙酰胆碱,在终极的突触后膜有许多皱褶,其中聚集着胆碱酯酶,能迅速水解已释放的乙酰胆碱。
在交感神经末梢分成许多细微的神经纤维上面有稀疏串珠状的膨胀部分. 膨体。膨体中含有线粒体和囊泡等亚细胞结构,一个膨体内囊泡的数目约在1000个左右。囊泡内含有高浓度的去甲肾上腺素。
3、递质的生物合成与贮存
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与代谢。
⑴合成 场所:神经末梢轴浆中
原料:胆碱、乙酰辅酶A、胆碱乙酰化酶。
⑵贮存 囊泡中
⑶释放 胞裂外排(神经冲动到末梢,Ca++进入后膜)
⑷灭活 主要被神经突触部位的胆碱酯酶(AchE)水解。
⑸摄取 血液的胆碱被摄取进入神经末梢重新合成Ach。
去甲肾上腺素的生物合成代谢
⑴合成 场所:囊泡外,酪氨酸羟化酶 多巴 多巴胺
⑵贮存 贮存于囊泡中免遭囊泡外MA0破坏。
⑶释放 胆裂外排。
⑷摄取 75%-95%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被再摄取进入囊泡贮存,是终止其生理效应的主要方式。
⑸灭活 在神经细胞内,囊泡内部分经MAO
在突触间隙部分经COMT 破坏
摄取1 突触前膜将其摄取入神经末梢内而使作用消失,是一种主动转运,被摄入的去肾上腺素可进一步被摄取进入囊泡,贮存起来以供下次的释放。(摄取―贮存型)
摄取2 非神经组织如心脏、平滑肌等也能摄取去甲肾上腺素,此种摄取之后,即被细胞内的COMT和MA0所破坏。(摄取―代谢型)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 受体的命名常根据能与之选择性地相结合的递质或药物而定。
胆碱受体 能选择性地与Ach结合的受体。
M受体 对以毒蕈碱(Muscarine)为代表的拟胆碱药较为敏感,位于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官,兴奋时,心肌(M2)下降 ,胃肠平滑肌上升 (M3),腺体分泌上升 (M3),瞳孔缩小,血液扩张。
毒蕈碱 是从毒蕈中分离出来的生物碱,它没有治疗用途,主要在实验室作药理学的研究工具,该化学品难以提纯,许多世纪以前就知道食蕈可致中毒。
N受体 位于神经节细胞膜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胆碱受体对烟碱(Nicotine)比较敏感。
烟碱:烟草叶中提出的生物碱,能与神经节、骨骼肌上的胆碱受体产生作用。有剧毒,急性中毒死亡之快与氰化物相似,故无临床价值。
近来发现 外周或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实触前膜上都存在有M和N受体。
大多数器官都接受两类神经的双重支配,在同一器官上,这两种神经产生的效应是相互拮抗的,但在中枢神经的调节下,又是统一的,协调的。
但对于受双重支配的器官来说,必然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是次要的。
在两类神经同时兴奋或抑制时,一般表现为优势支配增强或减弱的结果。但在心率的变化比较复杂。因为窦房结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而此时肾上腺素髓质又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瞬时心率变化要由综合作用结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