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年口腔助理医师考试高频必背考点预防医学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8-10

  41 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42 发病率与罹患率均强调观察时期内的新发病例,区别在时间长短上。发病率适用于急性病;罹难率适用于疾病的流行或暴发;患病率强调现患人数,无论新发还是旧发,一般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

  43 现况调查是使用最广泛的描述性研究方法,不用设对照组,很难确定因果关系,只能提供病因线索。

  44 现状调查只能计算患病率而不能计算发病率,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调查。

  45 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抽样误差排序一般为: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的代表性最好。

  46 病例对照研究属观察性研究,首先选择目前患有研究疾病和未患有研究疾病的人群,分别作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回顾过去的暴露(或某些)因素的情况,即由果及 因。因此可从一种疾病寻找多种病因线索,获得结果快。病例对照研究不能计算各种率,只能计算暴露比值,故评价暴露与疾病关系采用比值比。

  47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①多:一果多因;②快:获得结果快;③少:样本需要量少; ④省:省人力、省物力、省财力。

  48 队列研究首先选择目前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群,按暴露因素分组,观察一段时间。比较两组的发病情况,即由因及果。

  49 队列研究的主要偏倚是失访偏倚。

  50 队列研究的优点是论证因果关系能力强,可获得一因多果的效应。

  51 队列研究的缺点是观察时间长、费用高、失访不可避免、不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

  52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包括研究因素、研究对象及效应的具体要求。

  53 临床试验设计三大原则包括设置对照、随机化及盲法。

  54 对照的意义就是使研究因素的效应暴露出来,平衡非研究因素的影响。

  55 试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有效率、治愈率、生存率、保护率、效果指数。

  56 均数应用于正态分布资料。

  57 中位数适应于偏态分布资料,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界限时尤其适用。

  58 数值变量频数表能揭示数值变量的分布特征,即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揭示其频数分布类型, 即对称分布和偏态分布。

  59 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一端或两端无确切界限时只能用四分位数间距。

  60 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都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

  61 比较两组资料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时,应用变异系数。

  62 描述离散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差。

  63 对称均数的两侧面积相等。

  64 对慢性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最适宜计算的指标为患病率。

  65 在一种分析性研究中,计算了RR 值,可说明暴露因素与发病的关联程度,该指标为相对危 险度。

  66 衡量人群在短时间内新发病例的频率,采用的指标为催患率。

  67 试验研究中对照组与试验组发病率差值再除以对照组发病率,所得指标为保护率。

  68 某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则认为该病流行。

  69 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