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口腔助理医师《口腔解剖生理学》讲义:第二章第五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7-03
中4、 下颌第一磨牙(mandibular first molar)
(1) 牙冠(dental crown):
1) 颊面(buccal surface):约呈梯形,牙合缘长于颈缘,近中缘直,远中缘突。可见近远中颊尖和远中尖的半个牙尖。外形高点在颈1/3。
2) 舌面(lingual surface):小而光滑圆突,无明显轴嵴,外形高点在中1/3。
3) 邻面(proximal surface):近中接触区在近牙合缘偏颊侧;远中接触区在靠近
牙合缘中1/3处,远中面小于近中面。
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略呈长方形,四条边缘嵴,五个牙尖,远中颊尖
三角嵴最长,远中尖三角嵴最短。舌尖的舌斜面与对颌牙无咬合接触。有五条发育沟。
(2) 牙根(root of tooth):双根,扁而厚,根干短。
5、 下颌第二磨牙(mandibular second molar)
(1) 牙冠(dental crown):牙合面可分为4尖型和5尖型。4尖型发育沟分“+”和X形两种。
(2) 牙根(root of tooth):近远中根相距较近,皆偏远中,有时聚成一锥体形。
6、 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
特点:
1) 为全口牙中形态、大小和位置变异较多者。
2) 5尖者似下颌第一磨牙,4尖者似下颌第二磨牙。
3) 牙冠各轴面光滑,外形高点在牙冠中1/3处。
4) 牙根常融合成锥体,也有分叉成多根者。
7、 上颌磨牙与下颌磨牙的区别
(1) 上颌磨牙的牙冠牙合面呈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下颌磨牙的牙冠牙合面呈长方形,近远中径大于颊舌径。
(2) 上颌磨牙的牙冠较直;下颌磨牙倾向舌侧。
(3) 上颌磨牙的颊尖锐而舌尖钝;下颌磨牙的舌尖锐而颊尖钝。
(4) 上颌磨牙多为三根;下颌磨牙多为双根。
(五) 恒牙应用解剖
1、 切牙应用解剖
(1) 切牙位于牙弓前部,易受外伤,缺损后影响面容和言语。
(2) 切的邻接区及上颌侧切牙的舌窝顶端,自洁作用差,是的好发部位。
(3) 上颌中切牙之间偶有额外牙。
(4) 上颌中切牙牙根圆直,拔牙时应用旋转力。
(5) 上颌侧切牙变异较多,也偶有先天缺失。
2、 尖牙应用解剖
1) 牙冠各面光滑,无裂沟点隙,自洁作用好。
2) 上颌尖牙位于口角,起到支撑口角的作用。
3) 由于尖牙牙根长,是口内保留时间最长的牙,常做基牙。
4) 上颌尖牙牙根为圆锥形单根较直,拔除时用旋转力;下颌尖牙根扁圆,拔除时用唇舌向脱位,或松动后使用较小的旋转力。
3、 前磨牙应用解剖
(1) 牙合面的点隙、沟及邻面都是龋的好发部位。
(2) 牙根扁或双根,拔牙时用摇力。
(3) 由于第一磨牙萌出早,易缺失第二前磨牙常作为基牙。
(4) 上颌前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根尖感染波及上颌窦,取断根时避免用推力。
(5) 前磨牙易发生错位、易位或多生牙。
(6) 下颌前磨牙常作寻找颏孔的标志。
4、 磨牙的应用解剖
(1) 上下颌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对建立正常咬合起重要作用。
(2) 第一磨牙萌出早,牙合面窝沟点隙多,充填修复时注意恢复正常解剖形态。
(3) 第三磨牙易出现先天缺失或形态位置异常。
(4) 上颌磨牙与上颌窦接近,摘断根时避免用推力;下颌磨牙与下颌管邻近,摘断根时不宜用压力。
(5) 第一磨牙与第二乳磨牙形态相似,应注意鉴别。
(6) 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粘膜有腮腺导管口;上颌第三磨牙可作为寻找腭大孔的标志。
(7) 拔除上下颌磨牙时,应注意牙根数目、分叉度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