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系统备考:第三章第四十三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0-20
中三、脑栓塞
【诊断】
1.多在活动中发病,发病急,数秒至数分钟达高峰。
2.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
3.前循环的脑栓塞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等。
4.后循环的脑栓塞表现为眩晕、复视、交叉瘫或四肢瘫、共济失调、饮水呛咳及构音障碍等。
5.头颅CT和MRI检查可显示缺血性梗死或出血性梗死改变,合并出血性梗死高度支持脑栓塞诊断。
6.有心源性栓子来源等。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等疾病鉴别。
【进一步检查】
1.头颅CT和MRI检查。
2.ECG、心脏/颈动脉彩超可证实栓子来源。
3.DSA、MRA、血常规等其他检查。
4.血脂、血糖等检查。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与脑血栓形成相同。
2.治疗原发病。
3.抗凝治疗 可预防再栓塞或继发血栓形成,治疗中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4.栓子的处理 如气栓,高压氧治疗;脂肪栓,扩容药、血管扩张药;感染性栓子,予抗生素治疗。
四、脑出血
【诊断】
1.一般特点 多有高血压病病史;动态起病,有突然用力或情绪激动等诱因;发病突然,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定位体征;可伴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2.不同出血部位的临床特点
(1)基底节区出血
①壳核出血 出现“三偏征”,双眼凝视病灶侧,优势半球病变可有失语。
②丘脑出血 明显偏身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较突出,伴有偏瘫;大量出血时中脑上视中枢受损,眼球凝视鼻尖,意识障碍较重。
③尾状核出血 较少见,貌似蛛网膜下腔出血。
(2)脑叶出血 常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癫痫发作等。不同脑叶出现相应症状:顶叶出血最常见,出现偏身感觉障碍、空间构象障碍;额叶出血可见偏瘫、Broca失语、摸索等;颞叶出血
可见Wernike失语、精神症状;枕叶出血出现对侧偏盲。
(3)脑桥出血 表现突发头痛、头晕、呕吐、复视,小量出血表现交叉性瘫痪,双眼凝视瘫肢或眼肌麻痹;大量出血时可出现昏迷、四肢瘫,去大脑强直发作、疃孔变小,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病情危重。
(4)小脑出血 小脑齿状核动脉破裂所致,始于一侧后枕部痛,眩晕、呕吐、眼震、同侧肢体共济失调,可因累及中脑导水管或第四脑室而出现梗阻性脑积液,累及脑干而出现脑干体征。
(5)原发性脑室出血 是脑室内脉络丛动脉或室管膜下动脉破裂出血所致,小量出血酷似SAH,预后好;大量出血发病急骤,迅速出现昏迷、生命体征改变,多“闪电样死亡”。
3.辅助检查 头颅CT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1.应与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外伤性颅内血肿、瘤卒中等疾病鉴别。
2.突然发病并迅速出现昏迷且局灶体征不明显者,应与引起昏迷的全身性中毒(酒精、药物、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肝昏迷、尿毒症等)相鉴别。
【进一步检查】
1.头颅CT检查 首选,可确定血肿部位、大小、形态周围水肿带及占位效应等。
2.头颅MRI检查 用于脑干和小脑小量出血;DSA检查用于动脉瘤等。
3.其他,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等检查。
【治疗原则】
1.内科治疗
(1)一般治疗 卧床,静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
(2)调整血压 一般暂不降压。
(3)控制脑水肿 降低颅内压可用甘露醇、利尿药(呋塞米等)、甘油类、白蛋白等。,
(4)应用止血药 出血24h内可用立止血。
(5)防治并发症。
2.外科治疗。
3.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