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系统备考:第三章第二十九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30
中第二十九节 慢性肾衰竭
【诊断】
1.病史 有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的病史、长期夜尿、肾性骨病、贫血表现有助诊断。
2.临床表现 在慢性肾衰竭的不同阶段,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仅有乏力、夜尿增多等不适,进入晚期尿毒症时,可出现急性心衰、严重高血钾、消化道出血、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等。
(1)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以代谢性酸中毒和水钠平衡紊乱最为常见。
(2)蛋白质、糖、脂肪和维生素的代谢紊乱蛋白质营养不良、糖耐量减低、高脂血症常见。
(3)心血管系统表现
①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厚 约95%以上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压可致左心室肥厚。
②心力衰竭 急性左心衰时可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水肿等症状。
③尿毒症性心肌病 主要与代谢产物潴留和贫血有关,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④心包炎 分为尿毒症性和透析相关性心包炎,表现与一般心包炎相似,心包积液多为血性。
⑤动脉粥样硬化 除冠状动脉外,脑动脉及全身周围动脉同样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4)呼吸系统症状 体液过多或酸中毒时可出现气短、气促、呼吸深长等表现。心衰时可出现肺水肿或胸腔积液。
(5)胃肠道症状 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口腔尿臭味、消化道出血等。
(6)血液系统表现 肾性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出血倾向与血小板功能降低有关。
(7)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昏迷、精神异常等,感觉神经较运动神经受累严重。
(8)内分泌功能紊乱 主要有1.25 (OH)2维生素D3、红细胞生成素不足、肾素-血管紧张素过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高胰岛素血症等。
(9)骨骼病变 包括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硬化症、骨质疏松症。
3.体征 高血压、慢性肾衰面容、眼睑水肿、睑结膜苍白、心界扩大、双下肢水肿等。
4.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数一般正常,血小板和凝血时间正常,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第三因子活力下降。
5.尿液检查 尿比重和尿渗透压低下、尿量变化、尿蛋白、管型等。
6.血生化及肾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上升,血清蛋白水平降低,低血钙、高血磷,碳酸氢盐水平降低等。
7.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支持慢性肾衰诊断。多囊肾、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肾病和异形球蛋白血症引起的慢肾衰肾脏大小正常或偏大。
【鉴别诊断】
急性肾衰竭患者常有肾缺血、肾毒性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急性、进行性减退,病程分为起始期、维持期、恢复期,双肾体积正常或偏大,一般无尿毒症面容、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神经病变等。预后较好。
【进一步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对慢性肾衰竭进行分期。
2.寻找引起肾功能恶化的可逆因素。
3.各系统并发症相关检查。
【治疗原则】
1.原发疾病和加重因素的治疗 是慢性肾衰竭治疗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延缓肾衰竭进展的关键。
2.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
①治疗原则CKD分期治疗计划(表5)。
表5 CKD分期治疗计划
分期 |
GFR |
治疗计划 |
1 |
≥90 |
病因诊断及治疗、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2 |
60~89 |
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 |
3 |
30~59 |
评价和治疗并发症 |
4 |
15~29 |
准备肾脏替代治疗 |
5 |
≤15 |
肾脏替代治疗 |
②营养治疗 核心是低蛋白饮食,包括充足的热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及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③降压治疗目标依据 尿蛋白量尿蛋白>1.0g/d者,血压<125/75mmHg;尿蛋白<1.0g/d者,血压<130/80mmHg;透析患者血压<140/90mmHg即可。尽可能选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ACEI、ARB类药物,常需要联合用药。
④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的治疗 重组人促红素、铁剂;合理使用维生素D和钙剂。
⑤治疗并发症 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防治心血管并发症、控制感染、促进毒物的排泄。
⑥替代治疗 包括血液净化和肾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