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系统备考:第三章第二十六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28

  第二十六节 细菌性痢疾

  【诊断】

  1.夏秋季多发,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2.有菌痢临床表现

  (1)急性菌痢

  ①普通型 起病急,畏寒、高热可伴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大便每日十多次至数十次,量少,开始为稀便,迅速变为黏液脓血便,有左下腹压痛及肠鸣音亢进。

  ②轻型 毒血症状和肠道症状均较轻,不发热或低热,腹泻每日数次,稀便有黏液但无脓血,轻微腹痛而无明显里急后重。

  ③中毒型 儿童多见,有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及循环、呼吸衰竭,而胃肠道症状轻微甚至无腹痛、腹泻。

  (2)慢性菌痢 有急性菌痢史,病程超过2个月而病情未愈,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出现腹痛、腹泻,大便常有黏液脓血,可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亦可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3.粪便镜检 发现多数白细胞或脓细胞及红细胞。

  4.粪便培养 有痢疾杆菌。

  【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须与急性阿米巴痢疾、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及其他病原菌引起的急性肠道感染相鉴别。

  2.休克型中毒型菌痢须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如败血症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均有发热及休克。血及粪便培养可加以鉴别。

  3.脑型中毒到菌痢须与流行性乙型脑炎鉴别,多发生在夏秋季,均有发热、昏迷及惊厥。

  4.慢性菌痢应与结肠癌及直肠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血吸虫病相鉴别。

  【进一步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血白细胞总数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也增高;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

  2.粪常规 多为黏液脓血便,常无粪质,镜检白细胞≥15个/HP。

  3.病原学检测 粪便培养检出志贺菌。

  4.免疫学检测 易出现假阳性反应。

  5.腹部超声检查及钡灌肠检查 排除腹部肿瘤。

  【治疗原则】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疗 调整饮食,保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病原治疗 应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复方磺胺甲唑。

  (3)对症治疗。

  2.中毒型菌痢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生命体征。

  (2)病原学治疗 应用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及加替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儿童可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3)对症治疗。

  3.慢性菌痢

  (1) 一般治疗 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饮食,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

  (2)病原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联合应用2种以上有效抗菌药物。

  (3)对症治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