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点解析:牙周创伤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9

  牙周组织的创伤有多种来源,包括咬合创伤、外科创伤、牙髓治疗创伤等,其中咬合创伤可以加重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它是一种致伤性咬合关系引起牙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这种咬合关系称为创伤性咬合。

  许多动物实验可模拟人类的咬合创伤,最常用的方法是在牙之间加以楔力,使牙受到持续的侧方压力,则可在牙周膜内产生张力侧和压迫侧。如果咬合创伤同时合并有局部菌斑感染,则可加重炎症的发生与发展。特别是在牙周炎的晚期,由于牙槽嵴的高度降低,轻微的咬合力即可造成严重的咬合创伤,这种由于牙周炎引起的创伤称为继发性咬合创伤,它可加重牙周炎的发展,并促进牙松动、脱落。

  牙周创伤的病理改变为:牙槽骨的硬骨板消失,骨小梁改建,改建后的骨小梁,其分布与受力的分布方向一致,牙根面也可发生吸收。牙周膜间隙增宽,固有牙槽骨吸收,张力侧受牵引的硬骨板出现成层的增生,受压侧的牙周膜组织可有变性、坏死及钙化发生。牙周炎晚期,继发性咬合创伤加重,其组织病理改变也明显加重,出现牙周组织局部坏死、脱落。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