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社会医学考点:第七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7-12

  第七章 健康管理

  一.概念

  健康管理:就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活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健康危险因素:是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评价年龄:是将各种死亡原因存在死亡危险求和,得出总的死亡危险值,健

  增长年龄: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潜伏期长:危险因素暴露与疾病发生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一般要经过长期、多次、反复地接触才有可能出现症状或处于疾病状态。2.特异性弱:一种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相联系;多种危险因素引起一种慢性病;多种危险因素引起几种慢性病3.联合作用:随着健康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疾病发病的危险性也增加。提示多种危因素联合作用的大量存在。4.广泛存在:危险因素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之中。

  三.健康管理的应用领域1.在健康保险和医疗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通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健康风险,降低赔付。2.在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中的应用 借助于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个人和企业可以通过综合健康管理活动实现控制疾病危险因素,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和减少医疗费用负担的目的;在企业中开展健康管理,还可以提高出勤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凝聚力,降低员工的流失率。3.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预防为主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理念,三级预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策略。而这正是健康管理的目的和健康管理的理论基础。健康管理引人社区卫生服务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更好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个体健康风险评估有助于开展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的6种基本策略可相应地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的各项服务中,使服务更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档案相结合,使其更加完善,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4.在政府中的运用 健康作为宝贵的资源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不断改善人群的健康水平,政府责无旁贷。政府必须认识到从注重疾病诊治转变为对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并需采取有力措施。

  四.健康管理服务的基本步骤1. 一般情况、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2. 根据所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人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用数学模型进行量化评估。3. 常用的健康干预服务包括:咨询服务、监督随访服务、指导自我健康管理服务、健康教育以及专项的健康管理服务,如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等

  4. 了解存在的问题,评价计划和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对干预方案做进一步的完善。

  五.健康管理服务的策略

  1.生活方式管理 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通过教育、激励、训练和市场营销等健康促进技术,使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不良行为对健康损害,从而预防疾病,改善健康。生活方式管理重点包括营养、锻炼、吸烟、饮酒、精神压力、休息等

  2.需求管理是通过向人们提供决策支持和自我管理支持来鼓励其合理利用医疗服务。其目的是帮助人们在维护自身健康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减少非必需和不合理的医疗服务利用,以控制卫生费用支出。实现途径 需方管理重视服务对象的知识、观念、态度和偏好等因素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供方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性保健来实现,如通过全科医生守门人将服务引导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需求管理的技术:(1)以电话为基础的决策支持(2)提供自我保健资源 (3)侧重于急性和慢性疾病健康教育(4)针对健康个体或人群的健康促进活动 (5)所需服务的预约登记。(6)恰当的转诊服务。3.疾病管理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以及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调患者自我 保健的重要性。疾病管理对医患关系和保健计划提供支撑,强调运用循证医学和增强个人能力的策略来预防疾病的恶化, 以临床、人文和经济等方面对整体健康状况的改善进行动态评价。疾病管理形式一种是单一疾病管理,另一种是病例管理

  4.灾难性病伤管理是指对健康损伤非常大,往往导致高额医疗费用的病伤管理。如肿瘤、严重外伤、尿毒症等。特点 发病率低,治疗费用昂贵,医疗技术复杂且需长期治疗,疾病本身和治疗给患者及家庭带来巨大心理和精神压力等特点,使得灾难性病伤管理十分复杂和困难,成为疾病管理的特殊类型。内容 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综合疾病管理计划的制定、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协调多学科及多部门疾病管理行动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在临床、经济和心理上的需求。

  5.残疾管理侧重于工作环境的健康管理。其目的是减少工作场所致残事故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由此带来的健康及经济损失。内容包括:预防伤残发生,防止残疾恶化;注重伤残者的功能性恢复;制定衡量实际康复和返工的目标;详细说明伤残者今后行动的限制事项和可行事项;评估医学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对伤残者的影响;帮助伤残者与其雇主进行有效的沟通;实行循环管理等。作用:对单位来讲可以加强健康与安全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降低缺勤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卫生费用支出。对员工而言,有了安全而健康的工作环境,减轻了压力,提高了士气,获得健康维护的技能,改善了健康

  6.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是通过协调和组合不同的健康管理策略来为个体或群体提供多方面的健康管理服务

  六.简述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基本步骤

  1.收集死亡资料2.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3.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4.计算组合危险分数5.计算存在死亡风险6.计算评价年龄7.计算增长年龄8.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七.慢性病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几个阶段,试述各阶段的特点及预防措施(大题)

  1.无危险阶段 此阶段人们的周围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中部存在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健康生活方式。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认识危险因素的有害影响,防止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

  2.出现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环境的改变,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危险因素,由于作用时间短暂及程度轻微,危险因素并没有产生明显的危害,或者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还不易被检出,如果进行环境因素检测或行为生活方式调查,能够发现危险因素的存在。

  3.致病因素出现 随着危险因素数量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危险因素转化为致病因素,对机体产生危害作用逐渐显现。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如果及时采取干预阻断措施,停止危险因素的作用,可以阻止疾病的发生。

  4.症状出现 这一阶段疾病已经形成,症状开始出现,组织器官发生可逆的形态功能损害。常用筛查手段在正常人群中及时发现无症状患者是有效的预防策略,通过早期发现病人、早期治疗,及时阻止危险因素的作用,使病程逆转恢复健康是可能的。

  5.体征出现 患者自己能够明显的感觉机体出现形态或功能障碍,并因体征和症状明显而主动就医。一般不易改变病程。采取治疗措施可以改善症状和体征,推迟伤残和减少劳动能力的丧失。

  6.劳动力丧失 即便自然发展进程的最后阶段。由于症状加剧,病程继续发展,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是康复治疗。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