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考点:第二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7-03-22

  特点

  ① 从物理学观点看,它是做功的劳动。

  ② 肌肉交替的收缩和舒张。

  ③ 血液灌流充分。

  ④ 作业的能消耗水平高,不易疲劳。

  ⑤ 做功效率高,较少引起肌肉关节的损伤

  (二)劳动符合评价

  (1) 劳动系统(work system):系统指交互作用的一些要素构成的整体。劳动系统指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劳动环境等因素相互作用的整体

  (2) 负荷(紧张stress):指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它强调外界的因素和情形,即外界对劳动者的压力。

  (3) 应激(紧张反应strain):指负荷对劳动者的影响,即机体对负荷的反应。它强调在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

  ★ 应激高低取决于负荷和个体特征

  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该负荷下能够连继劳动8小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生限值。

  影响作业能力的主要因素:

  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个体因素、环境因素、工作条件和性质、疲劳和休息、锻炼和练习

  四、作业能力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变化(重点)

  1、工作入门期: 工作开始时,工作效率低,其后逐渐适应工作并加快,准确率提高、效率提高、持续1~2小时。特点: 产量逐渐增加、活动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废次品较少

  2、稳定期: 作业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维持1小时左右

  3、疲劳期: 出现疲劳感,操作活动的速度和准确度下降,产量较少、废弃品增多

  4、终末激发: 工作日快结束时,工作效率一度增高,与情绪激发有关,不能持久

  (二)疲劳:体力和功能性效率暂时减弱,取决于工作负荷强度和持续时间,经休息可恢复,是正常生理反应,是机体过劳的警告

  疲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轻微疲倦感,仍可维持工作效率

  第二阶段:作业能力明显下降,对产品质量有些影响,对产量影响不大

  第三阶段:强烈疲倦感,作业能力明显下降

  (三)体力劳动负荷评价的方法与指标:

  ①劳动能量代谢率:(传统方法)②心率;③肌电图;④中心体温;⑤血乳酸;

  ⑥其它: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

  脑力劳动负荷评价指标:

  ① 瞳孔测量术;②心率:主要用于体力劳动负荷的评价;③ 心率变异性;④ 脑诱发电位;

  ⑤信息通量:单位时间内大脑处理多少比特(bit)的信息。

  第二节

  1、职业心理学(Occupational Psychology):研究职业群体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职业对象、同事、上下级等)之间的心理互动关系的一门学科。

  2、紧张(stress):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压力,是个体对内外因素(或需求)刺激的一种反应。

  3、职业紧张:是个体特征与职业(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个体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反应。

  4、劳动过程中的紧张因素:(掌握)

  ⑴个体特征:①A型特征(或A型行为)、②性别、③支配感 ⑵应对能力

  ⑶职业因素:①角色特征、②工作特征、③人际关系、④组织关系、⑤人力资源管理

  5、职业紧张的表现:

  1.心理反应

  过度紧张引起的心理变化; 对工作不满、躯体不适感、疲倦感、焦虑等

  2.生理反应

  紧张引起的生理反应; 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

  3.行为表现

  吸烟、酗酒、等

  4.精疲力竭

  是个体不能应对职业紧张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

  6、 三维模式

  ①  △情绪耗竭:疲惫不堪、体力衰竭、疲劳等。

  ②  △人格解体:体验情感的能力丧失等。

  ③  △职业效能下降:能力和效率降低。

  7、心身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s):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又称心身障碍或心理生理障碍。

  常见的心身疾病:

  ① 支气管哮喘、②原发性高血压、③甲状腺机能亢进、④消化性溃疡、⑤癌症

  第三节

  1、职业工效学:以人为中心,研究人、机器设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实现人在生产劳动及其他活动中的健康、安全、舒适,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2、动力单元(kinetic element):包括关节在内的某些解剖结构结合在一起可以完成以关节为轴的运动,它是由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等组成。

  3、姿势负荷(posture load):人体承受由于保持某种姿势所产生的负荷。

  常见的劳动姿势:站姿、 坐姿、跪姿、卧姿

  4、掌握正确劳动姿势的注意事项

  1) 身体保持自然状态

  2) 避免身体任何部位长时间处于强迫状态

  3) 使操作者不用改变姿势就能观察到需观察的区域

  4) 避免手和前臂长时间高出肘部,如需手、脚长时间处于高出正常高度,提供合适支撑物

  5) 在可能的情况下,在劳动过程中适当变换姿势。

  6) 对称用力:有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保持稳定和平衡

  5、人机系统:生产劳动过程中,人和机器(包括设备和工具)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完成生产过程。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