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公卫执业医师_卫生毒理学章节考点:第五单元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1
中第五单元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第一节 亚慢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
一、概念和试验目的
(一) 概念
亚慢性毒性是指实验动物连续多日接触较大剂量的外来化合物所出现的中毒效应。所谓较大剂量,是指小于急性LD50的剂量。
(二) 试验目的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探讨亚慢性毒性的阈剂量或阈浓度和在亚慢性试验期间未观察到毒效应的剂量水平,且为慢性试验寻找接触剂量及观察指标。
二、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一) 亚慢性试验期限
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期限“多日”的确切天数,至今尚无完全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在环境毒理学与食品毒理学中所要求的连续接触为3~6个月,而在工业毒理学中认为1~3月即可。这是考虑到人类接触大气、水和食品污染物的持续时间一般较久,而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化合物仅限于人一生中的工作年龄阶段,且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之故。
现有学者主张进行实验动物90天喂饲试验为亚慢性毒性试验,即将受试物混合物饲料或饮水中,动物自然摄取连续90天。这是由于有研究报道认为动物连续接触外来化合物3个月,其毒性效应往往与再延长接触时间所表现的毒性效应基本相同,故不必再延长接触期限。相应地主张呼吸道接触可进行30天或90天试验,每天6小时,每周5天。经皮肤试验进行30天。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途径
1、实验动物的选择
亚慢性毒性作用研究一般要求选拔两种实验动物,一种为啮齿类,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如大鼠和狗,以便全面了解受试物的毒性特征。
由于亚慢性毒性试验期较长,所以选择被动物的体重(年龄)应较小,如小鼠应为15g左右,大鼠100g左右。
2、染毒途径
亚慢性毒性试验接触外来化合物途径的选择,应考虑两点:一是尽量模拟人类在环境中接触该化合物的途径或方式,二是应与预期进行慢性毒性试验的接触途径相一致。具体接触途径主要有经口、经呼吸道和经皮肤三种。
(三)剂量选择与剂量分组
亚慢性试验的上限剂量,需控制在实验动物接触受试化合物的整个过程中,不发生死亡或仅有个别动物死亡,但有明显的中毒效应,或靶器官出现典型的损伤。此剂量的确定可参考两个数值,一是以急性毒性的阈剂量为亚慢性试验的最高剂量;一是以此化合物LD50的1/20~1/5为最高剂量。
化合物亚慢性毒性试验应求出其剂量-反应关系,只有求出剂量-反应关系才能阐明受试化合物的亚慢性毒作用特征,并为慢性毒性试验打下基础。为此,亚慢性试验至少应设计三个染毒剂量组及一个正常动物对照组,必要时再加一个受试化合物的溶剂对照组。最低剂量组的剂量应相当于亚慢性的阈剂量水平或未观察到作用水平,中间剂量组动物以出现轻微中毒效应为度。组内动物个体体重相差应不超过平均体重的10%,组间平均体重相差不超过5%。小动物每组不应少于20只,大动物不少于6~8只。
(四)观察指标
1、一般性指标
1).一般综合性观察指标 这类指标是非特异性观察指标,它是外来化合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综合性总体反映。
① 动物体重 实验动物在亚慢性方式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有多种因素均可影响动物体重的增长,包括食欲变化、消化功能变化、代谢和能量消耗变化等。体重变化的表示方式,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绝对增长的重量加以比较和统计学处理。也可将接触组与对照组同期体重百分增长率(以接触化合物开始时动物体重为100%)进行统计和比较。
② 食物利用率 亚慢性试验期间必须注意观察并记录动物的饮食情况,在此基础上计算食物利用率,即动物每食入100g饲料所增长的体重克数。分析比较接触组与对照组食物利用率,有助于分析受试化合物对实验动物的生物学效应。
③ 症状 实验动物在接触外来化合物过程中所出现的中毒症状及出现各症状的先后次序、时间均应记录和分析。
④ 脏器系数 或称脏/体比值,是指某个脏器的湿重与单位体重的比值,通常以100g体重计。如肝/体比,即(全肝湿重/体重)´100。此指标的意义是实验动物在不同年龄期,其各脏器与体重之间重量比值有一定规律;若受试化合物使某个脏器受到损害,则此比值就会发生改变,可以增大或缩小,因此,脏/体比值是一个灵敏、有效和经济的指标。
2).一般化验指标 主要指血象和肝、肾功能的检测,在亚慢性试验中研究外来化合物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作用,使用这类指标,一般为筛检性和探讨性。通常血象检测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红蛋白定量等。肝、肾功能也是一种常规指标,如SGOT、SGPT、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定性或定量、尿沉渣镜检等。
2、病理学检查 亚慢毒性试验中应重视病理学检查。凡是在染毒过程中死亡的动物均应及时解剖,肉眼检查后再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必要时作组织化学或电镜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