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6年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考点详解:第十章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9-06

  四、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 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

  包括:健康促进:健康教育、自我保健、环境保护、优生优育、卫生立法;

  健康保护:免疫接种、劳动保护

  双向策略(Two pronged strategy):对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效率。全人群策略(population strategy),旨在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危险的平均水平,通过健康促进实现;高危策略(high risk strategy),旨在消除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通过健康保护实现。

  (二)、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又称亚临床期)为了阻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又称“三早”预防。

  早期发现的措施:筛检、定期健康检查、设立专科门诊、自我检查。

  (三)、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又称发病期)为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

  三级预防的措施:对症治疗、康复治疗

  五、疾病监测

  (一)、定义

  疾病监测(Surveillence of disease):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二)、种类:传染病监测、非传染病监测、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三)、相关概念

  1.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被动监测(Passive surveillence):下级单位按照常规上报监测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受。

  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ence):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位专门调查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收集资料。主动监测比被动监测准确。

  2.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3.监测疾病与实际疾病

  4.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5.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四)、用途

  (五)、内容和方法

  1、收集资料:发病报告、死亡登记、疾病流行及个案调查、病原和血清学检验、与疾病有关的其他资料;

  2、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3、监测信息的交流与反馈。

  (六)、疾病监测系统 ;

  (七)、行为学监测和第二代监测;

  (八)、现代信息技术在监测中的应用。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