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诊断学基础精选试题:实验室诊断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28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成人血清钠的正常值是135~145mmol/L。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清钾测定增高:血钾>5.5mmol/L称为高钾血症。高钾血症见于:①排出减少: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少尿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②摄入过多:如高钾饮食、静脉输注大量钾盐、输人大量库存血液。③细胞内钾外移增多:如严重溶血、大面积烧伤、挤压综合征、组织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等。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细胞和脓细胞

  (1)参考值:玻片法平均0~5个/HP,定量检查0~10个/μl。

  (2)临床意义:尿沉渣镜检白细胞或脓细胞>5个/HP,称镜下脓尿。多为泌尿系统感染,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肾结核等。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痰量增多见于肺脓肿、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痰液标本收集:留痰前应先漱口,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以清晨第一口痰为宜,注意避免混入唾液和鼻咽分泌物。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尿中酮体量(以丙酮计)为0.34~0.85mmol/24h(20~50mg/24h),一般检查法为阴性。尿酮体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吐、重症不能进食等脂肪分解增强的疾病。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情况下,尿比重在1.015~1.025。

  (1)增高 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肾前性少尿等。

  (2)减低 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等。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人在普通膳食情况下,尿比重在1.015~1.025。

  (1)增高 见于急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及肾前性少尿等。

  (2)减低 见于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等。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尿中挥发酸的酸性物质,久置后可出现氨味。排出的新鲜尿液即有氨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呈烂苹果味。有机磷中毒时尿带蒜臭味。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尿量<400ml/24h或<17ml/h为少尿;尿量<100ml/24h为无尿。

  二、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①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骨髓纤维化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 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 ①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如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等;某些杆菌感染,如结核病、百日咳、布氏杆菌病等。②某些血液病:急性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等。③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粒细胞缺乏症时,由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但绝对值并不增高。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药物过敏反应、血清病等。②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③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丝虫病等。④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红色痰: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黄绿色痰:见于绿脓杆菌感染、干酪性肺炎。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黄色痰:见于呼吸道化脓性感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铁锈色痰: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1ml,即可出现淡红色,称为肉眼血尿。血尿见于泌尿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结核等;也可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脓尿和菌尿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4~10小时CK开始增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3~4天(72~96小时)CK恢复正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FBG>9.0mmol/L时尿糖阳性。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FBG<3.9mmol/L时为血糖减低。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实质感染性疾病,见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提示肾小管病变,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慢性肾炎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显著增高,ALT增高更明显,ALT/AST>1。急性重型肝炎AST增高明显,但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活性反而降低,称为胆-酶分离,提示肝细胞严重坏死,预后不良。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血清氨基转移酶活性不能降至正常或再增高,提示急性病毒性肝炎转为慢性。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胆道阻塞:各种肝内、外胆道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胆汁淤积等,ALP明显升高,以ALP1为主。尤其是癌性梗阻时,100%出现ALP1,且ALP1>ALP2。

  1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阻塞性黄疸为灰白色便。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成人的粪便为黄褐色圆柱状软便,婴儿粪便呈金黄色。

  (1)水样或粥样稀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如急性胃肠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2)米泔样便 见于霍乱。

  (3)黏液脓样或脓血便 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呈暗红色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脓样或脓血便为主。

  (4)冻状便 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菌痢。

  (5)鲜血便 多见于肠道下段出血,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

  (6)柏油样便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7)灰白色便 见于阻塞性黄疸。

  (8)细条状便 多见于直肠癌。

  (9)绿色粪便 提示消化不良。

  (10)羊粪样便 多见于老年人及经产妇排便无力者。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