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年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考点试题十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1-09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燥生风,指血虚津亏,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而生风的病理变化。临床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屑等症状。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六经由表入里传变,基本形式是由阳入阴,顺次由太阳至阳明、少阳,而后太阴,少阴,最终至厥阴。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内伤病的病位在脏腑,基本传变形式是脏腑传变,包括: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大实有赢状”即真实假虚证,是指病机的本质为“实”,但表现出某些“虚”的临床假象。一般是由于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如热结肠胃而见面白肢冷等症。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阳偏胜即是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变化。一般的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病变。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临床上常见的多为肺气上逆,多因感受外邪或痰浊阻肺所致,使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上逆而致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多因寒饮,痰浊,食积停滞于胃,阻碍气机所致,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等症;肝气上逆多因郁怒伤肝,肝气升发太过,气火上逆则见头痛、眩晕、昏厥,血随气逆而上涌,可导致呕血。肺主气,胃气宜降,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因此气逆多见肺、胃、肝脏。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津液不足,各组织器官失其濡润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内燥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常见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舌上无津,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症。如以肺燥为主,还兼见干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时,可见食少、舌光红无苔;若系肠燥,则兼见便秘等症。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多发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迁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势胶着所致。病势迁延,经久不愈,或发展成慢性病证。一般来说,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其临床表现亦随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虚,指以正气虚损为主,机体抗邪无力,表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致使正气脱失的病变。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1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因此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正邪的盛衰。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阴盛格阳是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变化。称为真寒假热证。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二、B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虚生风。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指邪热炽盛,燔灼津液,劫伤肝阴,筋脉失养而动风病理状态。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亢盛,煎灼津液,致使筋脉失养,动而生风。常见临床表现:在高热不退基础上出现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神昏谵语等。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