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诊断学基础》复习考点:第一单元症状学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25

  15、心源性呼吸困难的特点: 呼吸困难活动出现或加重,体息时减轻或缓解,仰卧加重,坐位减轻.表现为:

  ①劳力性呼吸困难:在体力活动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时减轻或缓解

  ②端坐呼吸:平卧时加重,端坐时减轻,故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的程度

  ③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时,因急性肺淤血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入睡后感到气闷而被憋醒,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6、中心与周围性紫绀不同

  ①中心性发绀:心肺疾病致SaO2降低引起.全身性的,除四肢与面颊外,亦见于黏膜(包括舌及口腔黏膜)与躯干的皮肤,但皮肤温暖。

  ②周围性发绀:周围循环血流障碍所致,常见于肢体末梢与下垂部位,如肢端,耳垂与鼻尖,这些部位的皮肤温度低,发凉,若按摩或加温耳垂与肢端,使其温暖,发绀即可消失

  17、心悸呈突发突止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

  ▲18、心源性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鉴别点

心源性水肿

肾源性水肿

开始部位

从足部开始,向上延及全身

眼睑,颜面开始,蔓延至全身

发展快慢

发展非常缓慢

发展迅速

水肿性质

比较坚实,移动性较少

质软而移动性大

伴随症状

伴有心功不全病征:如心脏增大,心脏杂音,肝肿大,静脉压升高等

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管型尿

超声检查

心脏扩大或心包病变,下腔静脉增宽

肾脏大小改变,肾实质弥漫性变

  19、肝源性水肿表现特点: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重症肝炎.其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腹水,常伴有肝功能受损及门静脉高压等临床表现.

  20、呕血的常见原因

  ① 食管疾病,如食管癌

  ②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如消化性溃疡

  ③ 肝,胆,胰的疾病,如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的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④ 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急性传染病中的急性重症肝炎或其他如尿毒症

  21,呕血出血量的估计:

  a) 出血量达5ml以上可出现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b) 达60ml可出现黑便;

  c) 胃内蓄积300ml时可出现呕血;

  d) 出血量一次达400ml以上可出现头昏,眼花,口干,乏力,皮肤苍白,心悸不安,出冷汗,甚至昏倒

  e) 出血量达800~1000ml以上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22,呕血与便血的相互关系:(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柏油样大便)

  呕血和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症状,一般来说,呕血者均伴有黑便,而黑便不一定伴有呕血.而暗红色或鲜红色便血多提示下消化道出血.但上消化道出血,若出血量达,速度快,可出现红色大便; 下消化道出血,若位置高,停留时间长,也可出现黑便

  23、黄疸的定义: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升高致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称为黄疸.总胆红素在17.1~34.2umol/L时,常无黄疸出现,叫隐性黄疸

  ▲24.三种黄疸的鉴别

鉴别

溶血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

病史

有溶血因素可查和类似病史(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

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肝炎接触史,输血,服药史

结石者反复腹痛并黄疸,肿瘤者常伴消瘦

症状与体征

贫血,血红蛋白尿,脾肿大

肝区肿胀或不适,消化道症状明显,肝脾肿大

黄疸波动或进行性加深,胆囊肿大,皮肤搔痒

胆红素测定

UCB↑

UCB↑,CB↑

CB↑

CB/TB

<20%

>30%

>60%

尿胆红素

-

+

++

尿胆原

增加

轻度增加

减少或消失

ALT,AST

正常

明显增高

可增高

ALP

正常

可增高

明显增高

其他

溶血的实验室表现,如网织红细胞增多

肝功能试验检查结果有异

影像学发现胆道梗阻病变

  25,膀胱刺激症:尿频,尿急,尿痛

  26, 抽搐与惊厥的区别:抽搐指不自主地发作性成群骨骼肌收缩,常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多为全身性的;当抽搐表现为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或二者兼有的收缩时,称为惊厥.

  27,意识障碍分类及表现:

  A. 觉醒障碍:

  ① 嗜睡, 表现为持续性睡眠;

  ② 昏睡, 表现为熟睡状态;

  ③ 昏迷, 表现为意识丧失.(浅昏迷和深昏迷)

  B. 意识模糊, 表现为对时间,空间,人物失去了正常的判断.

  C. 意识内容障碍:

  ① 谵妄, 表现为意识模糊,定向障碍,伴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

  ② 醒状昏迷,表现为觉醒状态存在,而意识内容丧失.

  28、嗜睡与昏睡的区别

区别

嗜睡

昏睡

意识障碍程度

最轻, 处于病理的睡眠状态,持续性睡眠

近乎不省人事,处于熟睡状态,

唤醒所需刺激

轻刺激,如推动或唤醒

不易唤醒,强刺激可唤醒

醒后

醒后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但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迅速入睡.

 

不能回答问题或答非所问,而且很快又再入睡

  29,浅与深昏迷的区别

区别

浅昏迷

深昏迷

意识障碍程度

意识大部分丧失

意识全部丧失

对刺激反应

强刺激也不能唤醒,但对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及躲闪反应,

对疼痛等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

反射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存在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都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

  (确定深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例题:

  1. 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

  3. 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哪些疾病最常见 D

  A.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 呼吸道疾病;

  C. 胸膜疾病

  D. 心血管疾病

  E. 消化系统疾病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