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17年中医助理医师_中医诊断学_章节重点:第七章气血津液辨证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11-11

  第七章 气血津液辨证

  第一节  气病辨证

  (一)气虚证

  概念:是人体之气不足导致气的基本功能减退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自汗,活动后诸症加剧,舌淡苔白,脉虚无力

  《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

  《素问·剌志论》:“气虚者,寒也”“气虚形虚”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二)气陷证

  概念:是因气虚而升举乏力、清阳下陷所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气虚证+脏器下垂

  腰腹气坠感,久泻久痢,便意频频

  脏器下垂

  (子宫脱垂图)

  气陷证经文选读

  《景岳全书·脱肛》:“有因久泻久痢脾胃肾气陷而脱者,有因中气虚寒不能收摄而脱者,有因劳役吐泻伤且脾而脱者”

  《景岳全书·妇人规》:“子宫不收而外坠者,宜补中益气汤加醋炒芍药,饮而举之”

  “非温补不能收”

  《内经》:“下者举之”

  (三)气滞证

  概念:气机运行不畅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胀闷、疼痛、脉弦

  《景岳全书》:“痛证当辨有形无形,无形者,痛在气分。凡气病而为胀为痛者,必或胀或止,而痛无定处,气聚则痛而无形,气散则平而无迹,此无形之痛也,但宜顺气,气顺则痛愈矣”

  (四) 气逆证

  概念:气机逆而向上或升发太过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肺气上逆-咳嗽,气喘,不得平卧

  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上逆-头痛目胀,眩晕耳鸣,面红目赤,吐血衄血,甚至晕厥

  气病辨证小结

  重点:

  虚证--气虚证  气陷证

  实证--气滞证  气逆证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