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2020年临床助理医师消化系统精选习题:急性胃炎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20-02-13

  一、A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应激性出血性胃炎一般情况下多选用抑制胃酸分泌或者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止血局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激性胃炎主要是因为黏膜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只有在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下,才使用内镜治疗,一般情况下多选用抑制胃酸分泌或者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H+;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有时累及胃窦,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点片状出血,有时见浅小溃疡,覆以白苔或黄苔。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应激引起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一般认为应激状态下胃黏膜微循环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黏膜缺血、缺氧是发病的重要环节。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而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脑外伤时,机体在严重外伤的情况下会产生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

  1、外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黏膜屏障,导致黏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减少、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

  2、内源性因素 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黏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黏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黏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黏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糜烂性胃炎确诊依赖急诊胃镜检查。内镜可见以弥漫分布的多发性糜烂、出血和浅表性溃疡为特征的胃黏膜病变。故选D。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根据急性胃炎的诱因,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临床诊断,但是要确诊行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黏膜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药物和应激引起的急性胃炎,多数可出现内镜下急性糜烂出血性的表现,主要表现为上腹痛、呕血或黑便。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一般不大,常呈间歇性,可自止。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胃炎可引起明显的恶心、呕吐,同时有上腹痛或不适,呕吐后腹痛可缓解。如同时有腹泻则称为急性胃肠炎。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患者多以突然发生呕血和(或)黑粪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而就诊。黄疸与本病无明确相关。

  1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胃炎无需进行胃部切除手术。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患者既往体健,大量饮酒后出现胃痛,考虑出血原因是急性胃黏膜病变,主要的止血药物是抑酸药,最有效的是质子泵抑制剂。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患者年轻,既往无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病史(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黏膜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后出血,考虑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饮酒是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见病因,确诊有赖于急诊胃镜检查。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颅内病变等应激可引起胃黏膜糜烂、出血,严重可形成急性溃疡并形成大出血。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