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

导航

临床助理医师医学免疫学题库(十四)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9-29

  21.下列哪项疾病属于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

  A.过敏性休克 B.特应性皮炎 C.新生儿溶血症

  D.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22.Ⅳ型超敏反应可经下列哪种成分被动转移? ★

  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清Ig

  D.血清补体 E.中性粒细胞

  23.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的始动因素是: ★

  A.细胞因子 B.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C.补体

  D.免疫球蛋白 E.免疫复合物

  24.属于Ⅰ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 B.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C.接触性皮炎 D.自身免疫性疾病

  E.血清过敏性休克

  25.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血清病

  D.接触性皮炎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26.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 B.输血反应 C.血清病

  D.接触性皮炎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27.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新生儿溶血症 B.支气管哮喘 C.血清病

  D.接触性皮炎 E.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28.下列哪种疾病的变应原是半抗原?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农民肺

  C.青霉素治疗后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D.风湿性关节炎 E.对移植肾的排斥反应

  29.免疫复合物病引起血管炎的主要原因是: ★

  A.组胺和白三烯 B.攻膜复合体

  C.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D.细胞因子

  E.多形核白细胞的溶酶体酶

  30.预防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方法是:

  A.用抗Rh血清给新生儿进行人工被动免疫

  B.给胎儿输入母亲的红细胞

  C.用过量的抗原中和母亲的抗Rh球蛋白

  D.用免疫抑制剂抑制母体产生抗Rh抗体

  E.分娩72小时内给产妇注射抗Rh免疫血清

  31.下列哪种因素出现时可能发生血清病?

  A.存在抗肾小球基膜抗体 B.大量IgE产生

  C.补体水平升高

  D.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形成

  E.巨噬细胞功能亢进

  32.引起皮肤迟发型炎症主要是由于: ★

  A. CTL特异杀伤作用 B.中等大小可溶性IC的沉积

  C. C5b-9大量形成 D.TDTH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E. 肥大细胞脱颗粒

  33.引起Arthus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A.TDTH释放的淋巴因子的作用

  B. 单个核细胞浸润引起的炎症

  C. 肥大细胞脱颗粒 D.IgE抗体大量产生

  E.IC引起的补体活化

  34.引起迟发型皮肤试验阳性的相关物质是: ★

  A. 抗原、抗体与补体 B. 沉积的免疫复合物

  C. 淋巴因子和补体

  D. 特异性TDTH及释放的细胞因子

  E. 抗原、NK细胞

  35.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组织病理学特点为:

  A. 小血管扩张、水肿 B. 单个核细胞浸润

  C.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 中性粒细胞浸润

  E. 小血管壁内外IC沉积

  36.关于细胞免疫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去除巨噬细胞可以加重损伤

  B. 抗组胺药可以抑制

  C. 抗CD3 McAb和补体能减轻损伤

  D. 去除NK细胞可以加重损伤

  E. 去除T淋巴细胞可以加重损伤

  37.关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由IgG抗体介导

  B. 以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为特征

  C. 只发生在人类

  D. 白三烯介导Ⅰ型超敏反应迟缓相

  E. 24小时反应达到高峰

  38.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是: ★

  A. Mφ直接吞噬靶细胞 B.CTL特异性杀伤靶细胞

  C. 补体依赖的细胞毒 D. 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

  E. 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ADCC

  39.引起Ⅲ型超敏反应组织损伤的主要细胞是: ★

  A.Mφ B. 血小板 C. 淋巴细胞

  D. 中性粒细胞 E.NK细胞

  40.临床上药物过敏性休克,以哪一种药物最常见? ★

  A.链霉素 B.先锋霉素 C.维生素Bl

  D.青霉素 E.普鲁卡因

分享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