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药理学试题:第二十单元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3-14
中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卡托普利为人工合成的非肽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系统)。抑制RAA系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换或血管紧张素Ⅱ,并能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而不是增加体内醛固酮水平。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硝普钠出现作用快,约1分钟显效,作用持续时间短暂,仅5分钟,降压作用强大。主要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因此,E错误。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药早期由于利尿,降低血容量而降压,用药后期体内轻度失钠,小动脉壁细胞低钠,通过Na+-Ca2+交换机制使细胞内Ca2+量减少,血管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而致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利尿药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水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之故。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较少,久用可引起咳嗽,可能是咳嗽反射的敏感性提高所致。剂量过大可产生蛋白尿、粒细胞减少症、肾功能损害、低血压等。
因此选择B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C.长期用药一旦病情好转应立即停药 正确的是:长期用本品者撤药须逐渐递减剂量,至少经过3天,一般为 2周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选C。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1、抑制ACE活性。
2、对血流动学的影响: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达到缓解CHF症状的目的。
3、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在血压未降的情况下,ACEI已表现出抗重构效应,能有效的阻止和逆转心室重构,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也能够逆转已出现的组织和肌层内冠脉壁的增厚,提高血管顺应性。
4、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5、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题中主要是问的逆转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肥大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而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时,教材中提到的是用: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选E
高血压伴有心绞痛:可选择B-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阿替洛尔、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等。
使用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和/或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和/或心肌梗塞可能增加。
1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氢氯噻嗪在其药理作用中,有一项不良反应为可使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此可能与抑制胰岛素释放有关。故本题选B。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抑制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化成血管紧张素Ⅱ,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醛固酮释放减少,血压下降。降压同时伴有肾素活性反馈性升高。可用于治疗原发性及肾性高血压。因此选择C。
二、A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选择D。普萘洛尔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阻断肾脏β1受体,减少肾素释放。 其它的选项都是干扰项,请您不必掌握.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卡托普利为竞争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通过抑制醛固酮分泌,减少水钠潴留。本品还可通过干扰缓激肽的降解扩张外周血管。对心力衰竭患者,本品也可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及运动耐受时间。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普萘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抑制心肌收缩力并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合并利尿剂氢氯噻嗪既可降压有可以控制心动过速。故答案选择A。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者提示工作紧张引起的,而B主要是调节中枢的,首先排除,有糖尿病优先选择CD,工作紧张会引起交感活性增强,肾素分泌增多,而ARB药物(氯沙坦)可以抑制肾素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肌重构,改善预后. 至于硝苯地平主要用于患者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尤其是变异性心绞痛,效果尤佳。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选C。
本题中述患者有心室肌肥厚,血压:22.6/13.3kPa。选项中的几种药除了可乐定以外,都可以作为一线用药,患者高血压二级,需二联用药,考虑心肌保护作用,选ACEI+另一种药。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1、抑制ACE活性。
2、对血流动学的影响: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心脏舒张功能。可降低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加,达到缓解CHF症状的目的。
3、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重构:在血压未降的情况下,ACEI已表现出抗重构效应,能有效的阻止和逆转心室重构,肥厚和心肌纤维化,也能够逆转已出现的组织和肌层内冠脉壁的增厚,提高血管顺应性。
4、抑制交感神经活性。
5、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