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十五)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2-10
中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这道题选E。
评价预防接种效果不属于环境对机体的健康危害,而是对人为的干预措施对机体进行的保护效果评价。所以不属于环境对机体健康危险度评价。
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选B
影响污染物健康损害程度的因素
1.污染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直接决定污染物的毒性
如:CO比CO2毒性大很多
氯化甲烷对肝脏毒性大小依次为:CCL4>CHCL3>CH2CL2>CH3CL>CH4
2.溶解度、挥发分散度等物理性质可影响毒性大小
溶解度↑ 进入机体可能性↑ 毒性↑
挥发度↑ 易经呼吸道吸收 毒性↑
分散度↑ 颗粒直径↓ 毒性↑
(二)剂量或强度
n 剂量:进入机体的化学物的数量,以mg/kg表示。
n 强度:指物理性有害因素作用于机体的数量。
n 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某一生物个体呈现某种生物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n 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三)作用持续时间
(1)一次大量(短时间大量)接触:急性危害,少见。
(2)多次少量(长期少量)接触:慢性危害,多见。
毒物在体内的蓄积量受摄入量、生物半减
期和作用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四)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1.相加作用 (1+1=2)
2.协同作用(1+1>2)
3.加强作用
4.拮抗作用 (1+1<2)
5.独立作用
(五)个体感受性差异
1.年龄
2.性别
3.健康状况
4.营养状况
5.遗传缺陷性疾病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目选E
环境污染对健康造成的特异性损害
(一) 急性作用
污染物一次大量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机体后,在短时内使机体发生急剧的毒性损害.
(二) 慢性作用
污染物浓度较低,长期反复对机体作用时所产生的危害.
慢性中毒是指引起特定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慢性作用是由于毒物在体内的蓄积(物质蓄积)或由于毒物对机体微小损害的累积(机能蓄积)所致.
慢性作用表现为慢性中毒和慢性非特异性影响. 如 水俣病 痛痛病.
(三) 远期作用
致突作用 致癌作用 致畸作用 化学致突变物占重要地位.
(四) 间接效应
温室效应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这道题选C
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各种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称为公害(public nuisance)。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地区性疾病称公害病(public nuisance disease)。
(1)污染源(pollutant source):指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或设备与装置,即污染因素的发生源。有:①生产性污染源;②生活性污染源;③交通运输性污染源;④其他污染源等。
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发生在某一特定地区,同一定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的疾病称地方病。地方病多发生在经济不发达,同外地物资交流少以及保健条件不良的地区。我国最典型的地球化学性疾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等。
其只是与环境有关,但是并非一定是在环境有污染的情况下造成的,例如碘缺乏病,只是由于当地生活环境中水中含碘较少导致的,并非环境污染。所以,此题选A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这道题选B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由上述概念可知,ACDE均符合环境圬染的概念;扰乱生态平衡属于环境污染的范畴。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选A。
生态环境具有自动调节功能,但其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人和环境之的作用是相互的。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选D 研究药物的叫药学或者药理学。其他都是预防研究的内容
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目选C
构成人类环境的主要因素
(1)生物因素: 某些生物可以构成人类疾病的致病因素或传播媒介如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植物等
(2)化学因素:空气,水,土壤及食物中的化学组分与人类健康有关
(3)物理因素生活和生产环境中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等气象条件的各种变化,阳光中的电磁辐射线以及天然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电离辐射线等物理因素均与人类生活和健康有密切关系.
(4)社会心理因素:人类生活在社会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口,家庭,行为习惯,道德和心理状况等都与人类健康有一定关系.
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选A
简单随机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是一种特殊的等概率抽样方法,总体中每一个体均有同等被选机会,而且样本中每一个体是被单独得选出的。他是一种元素抽样。分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分层抽样的抽样误差是最小的,但本题的题干问的是小样本随机抽样中较准确而且便于实行的方法是,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为记忆知识点
另,正态分布的特征: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的频数分布由μ、σ完全决定。
(1)μ是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描述正态分布的集中趋势位置。正态分布以X=μ为对称轴,左右完全对称。正态分布的均数、中位数、众数相同,均等于μ。
(2)σ描述正态分布资料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σ越大,数据分布越分散,σ越小,数据分布越集中。 也称为是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σ越大,曲线越扁平,反之,σ越小,曲线越瘦高。
12、
【正确答案】:E
1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考虑本题的答案是A。 回归系数b的意义是X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化量,当b>0,表示直线从左下方走向右上方,即Y随X增大而增大;b<0,表示直线从左上方走向右下方,即Y随X增大而减小;b=0,表示直线与X轴平行,即Y不随X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回归系数为0.2>0,Y随X增大而增大,即X增大一个单位,Y增大0.2个单位,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制作频数表是为了简化资料,显示出数据的分布规律,故组数不宜过多,但组数也不能太少,组数太少会掩盖数据分布的规律,一般较大样本时,一般取10组左右。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
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量度。一般用P表示。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习惯上把概率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频率是一件事物出现的次数的多少。
16、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变异系数又称“标准差率”,是衡量资料中各观测值变异程度的另一个统计量。当进行两个或多个资料变异程度的比较时,如果度量单位与平均数相同,可以直接利用标准差来比较。
1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答案选择D。
X2检验属于假设检验方法的一种,是用来比较两个率或构成比,或者多个率或者多个构成比之间的区别的。以比较两个率为例,X2值的大小反应了理论频数和实际频数相吻合的程度,反应了两率差别的大小,每一个X2统计量对应着一个P值,当X2值越大时,说明理论频数与实际频数吻合的程度越差,两率的差别越大,两个总体率相同的概率P越小,所以X2值大小与P值大小的关系为,X2越大,P值越小,本例给出的X2>X20.05(υ),所以根据上述规律就可以得出P<0.05,拒绝H0 ,接受H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以本题的答案为D
1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反映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指标是样本均数x的标准差,简称标准误(standard error)。
19、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本题选E
该题是一个已经总结出来的统计公式,请牢记公式就可以了。
正态分布数值变量,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此时应该进行t检验,t检验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t=( xl—x2)/Sx1—x2。
2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道题选D
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当由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时,哪个样本被抽到是随机的,由所抽到的样本得到的样本指标x与总体指标μ之间偏差,称为实际抽样误差
2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计量资料:对观察单位进行测量取得数值,具有度量衡单位。数值变量构成计量资料。如身高、体重、血压等。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样本: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
2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答复:本题选C。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 risk assessment,HRA) 是利用现有的毒理学、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等最新成果,按一定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伤、残、病、出生缺陷、死亡等)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的过程。通常包括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评价及危险特征分析四个步骤。其结果不能用于预测病死率。
二、A2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自由度描述当均数选定时n个X中能自由变动的X的个数,一般自由度为n-1。
在t检验中自由度为n-1,本题中n=10,所以自由度为n-1=10-1=9。
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
三、B
1、
<1>、
【正确答案】:A
<2>、
【正确答案】:C
<3>、
【正确答案】:B
2、
<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答案是:C
若数据服从或近似对数正态分布,如血清抗体滴度,可计算几何均数。几何均数即观察值的乘积开n次方,它反映对数正态分布的平均水平。
<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算术均数适合用于频数分布对称的数据,如血红蛋白、身高、体重等
<3>、
【正确答案】:B
3、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A收集资料(collection):遵循统计学原理采取必要措施得到准确可靠的原始资料。及时、准确、完整是收集统计资料的基本原则。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资料整理的目的是将搜集到的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计算统计指标和深入分析。资料整理前要对资料再次检查与核对,审查无误后,设计分组。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分析资料
根据研究设计的目的、要求、资料的类型和分布特征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常常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描述性统计,即计算统计指标,如平均值、发病率等;二是分析性统计,即推断总体的特征,如推断总体均数、总体率及其可信区间,推断两个或几个总体指标之间是否相等或某个总体统计指标是否为0。
4、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此题答案为B,这里问的是“曾引起曾引起公害病的环境因子主要”,我们选B.甲基汞。这是流行病学统计的一个重要数据,建议您结合此题重点记忆。A.氟化物主要是破坏大气,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因素。
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
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其特征:①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所引起;②损害健康的环境污染因素复杂;③公害病的流行,一般具有长期(十数年或数十年)陆续发病的特征,还可能累及胎儿,危害后代;④在疾病谱中属新病种,有些发病机制至今还不清楚,缺乏特效疗法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