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血液系统考点串讲:再生障碍性贫血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9-05-15
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概念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药物及化学毒物:氯霉素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抗肿瘤化疗药物以及苯等;
2.病毒感染,特别是肝炎病毒、微小病毒B19等。临床上可见到乙型肝炎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例;
3.长期接触X射线、镭及放射性核素等可影响DNA的复制,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干扰骨髓细胞生成,造血干细胞数量减少。
4.其他因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系统性红斑狼疮、胸腺瘤等”。
5.发病机制: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异常等。
【经典例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B.红细胞破坏过多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造血原料缺乏
E.红细胞内在缺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①造血干细胞受损:骨髓CD34+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减少;②造血微环境异常;③免疫因素:包括T辅助细胞I型(Thl)、CD8+T抑制细胞和γδTCR+T细胞比例增高,患者血清和骨髓中γ-干扰素和TNF水平增高,具有抑制造血作用等。
三、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感染,肝脾一般不大。
按起病缓急和病情轻重临床分为重型再障(急性)和非重型再障(慢性)两型。
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全血细胞减少;重型再障具备以下三项中的两项:
①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减少<15 × 109 ;
②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 × 109 ;
③血小板<20 ×109
2.骨髓象
重型再障多部位增生极度减低,造血细胞极度减少;慢性再障增生程度不一,多数减低,但非造血细胞(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网状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或缺如。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体检一般无肝、脾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2.鉴别诊断
|
相同点 |
鉴别要点 |
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全血细胞减少,一般无肝、脾大 |
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
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不典型者无血红蛋白尿发作,全血细胞减少 |
蔗糖溶血试验及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
难治性贫血有全血细胞减少 |
但骨髓多增生活跃或以上,有病态造血表现,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等 |
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 |
骨髓中原始或幼稚细胞的比例已经达到诊断急性白血病的标准 |
【经典例题】男,44岁,头晕、乏力、面色苍白3年。巩膜轻度黄染,脾肋下2cm。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2.2×109/L,血小板32×109/L。骨髓增生减低,但红系增生,以中、晚幼红为主,尿Rous试验(+),Ham试验(+),首先考虑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实验室检查蔗糖溶血试验及酸溶血试验(Ham试验)阳性;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
五、治疗★★★
(一)重型再障的治疗
1.对症及支持治疗 控制感染、输血、止血等。
2.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采用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的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般年龄在40岁以下、输血较少者成功率较高。
3.免疫抑制治疗:
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
②环孢素可选择性作用于T淋巴细胞而治疗再障,适用于所有再障。
4.造血生长因。
(二)慢性再障的治疗:
用雄激素促进造血,常选用4种中的一种: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达那唑、十一酸睾酮(安雄)。不良反应有男性化作用、肝损害、肝内胆汁淤积、钠水潴留等。
造血生长因子:适用于全部再障尤其是重型再障。
【经典例题】慢性再障的治疗首选
A.丙酸睾丸酮肌内注射
B.造血干细胞移植
C.维生素B12肌注
D.抗胸腺球蛋白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慢性再障的首选治疗药物:丙酸睾酮、司坦唑醇(康力龙)、达那唑、十一酸睾酮(安雄)。不良反应有男性化作用、肝损害、肝内胆汁淤积、钠水潴留等。
【经典例题】可进行骨髓移植治疗的贫血是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慢性病贫血
E.缺铁性贫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骨髓移植的治疗通常针对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疾病,所以是再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