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执业助理医师风湿免疫性疾病考点:概论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23
中【大纲】
(1)概念
(2)分类
(3)病理
(4)辅助检查
(5)治疗
(一)概念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等)的一组疾病。
可以是系统性的,也可以是局限性的;
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
病因: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常考的一个结论】
包括各种关节炎在内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是风湿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风湿病不只限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结缔组织病(CTD)的特点
1.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是其发病基础。
2.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
3.多系统损害。
4.病理基础: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
5.对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二)分类——7
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RA、SLE、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肌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病、系统性血管炎等。
2.脊柱关节病:
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炎性肠病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Reiter综合征。
补充TANG: Reiter综合征
眼炎-关节炎-尿道炎综合症
3.退行性变:骨关节炎。
4.晶体相关性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
5.感染相关性风湿病: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等。
6.肿瘤相关性风湿病:原发性(滑膜瘤、滑膜肉瘤),继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
7.其他:如回文性风湿症、骨质疏松、纤维肌痛症等。
(三)病理特点
痛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炎症;
其余大部分:因免疫反应所致。表现:
大量淋巴、巨噬、浆细胞的浸润和聚集;
常见的共同病理改变——血管炎症,导致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局部组织缺血——相应的临床表现。
A.SLE——小血管炎;
B.类风关——滑膜炎;
C.强脊——附着点炎;
D.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变性;
E.干燥综合征——外分泌腺体炎症;
F.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肌炎;
G.血管炎——大、中、小动、静脉炎;
H.系统性硬化病——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警惕B型题!
(四)辅助检查
1.自身抗体——特别重要!
(1)抗核抗体(ANA)谱:是结缔组织病的筛查抗体。
SLE——抗Sm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干燥综合征——抗SSA和抗SSB抗体( sjogren’s syndrome );
肌炎/皮肌炎——抗Jo-1抗体;
系统性硬化病——抗Scl-70抗体(硬化——sclerosis)。
(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类风关,尤其是早期类风关的诊断,特异性高。
(3)类风湿因子(RF)——类风关,但特异性较差:多种CTD、某些感染、肿瘤以及5%的正常人群中也可以检测到。再次强调!RF阳性不一定是,RF阴性也不一定不是类风关。
(4)抗磷脂抗体:
包括: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与血小板减少、动静脉血栓、病态妊娠有关。
(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对血管炎,尤其是Wegener肉芽肿、显微镜下多动脉炎的诊断和活动性判定有帮助,其中丝氨酸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成分与血管炎关系最密切。
2.补体:血清总补体以及补体C3 、C4成分降低——SLE。
3.关节滑膜组织和滑液检查——临床诊断和科研。
4.影像学检查:X线、超声、CT与MRI——诊断和随访评价。
(五)治疗——3类药物:NSAID、激素、DMARD。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与《药理学》结合紧密。
机制: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使炎症介质前列腺素的产生减少——抗炎、镇痛。
COX有两种同工酶,其中:
COX-1产生的前列腺素主要存在于胃肠道黏膜、肾脏和血小板,用于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COX-2 产生的前列腺素主要见于炎症部位,导致局部红、肿、热、痛。
因此,抑制COX-2能够起到抗炎镇痛的疗效,而抑制COX-1则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溃疡,甚至出血或穿孔。
芬必得、扶他林的作用机制相同,但对COX-1和COX-2抑制的程度有一定差异。
塞来昔布——COX-2的高度选择性抑制剂——胃肠道不良反应轻。
【注意】
NSAID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性,还可导致间质性肾炎、肝功能损伤、过敏反应。
原则:能短时间不长时间,能小量不大剂量,不联合口服用药,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和随访。
NSAID可减轻炎症、改善症状,但不能控制原发病的进展——需与激素或DMARD联合使用。
2.糖皮质激素——一线药物。
机制(详见《药理学》):
抑制磷脂酶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合成,从而前列腺素和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合成减少;
抑制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生成;
稳定溶酶体膜;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干扰补体激活等。
糖皮质激素的种类 |
在CTD治疗中的应用(TANG整理) | |
短效 |
氢化可的松 |
抗炎作用较弱,临床应用较少 |
中效 |
泼尼松 |
口服可选 |
泼尼松龙 |
有肝损害者(不能将泼尼松有效地转化) | |
甲泼尼龙 |
冲击治疗的首选——抗炎活性更强 | |
曲安西龙 |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疗效不佳者(抗炎作用强,但类固醇肌病较多,价格高) | |
长效 |
地塞米松 |
半衰期长,不良反应大,临床应用有限 |
【激素给药方式】
1.全身用药,最常见。
口服给药——每晨8时顿服,待病情平稳后逐渐过渡为隔日给药。活动期可将每日总量分为2~4次服用。
静脉给药——危急状态。
2.局部给药——关节腔内注射或鞘内注射给药。
【激素的不良反应】详见《药理》
①向心性肥胖;
②高血压;③糖尿病;④高脂血症;
⑤诱发或加剧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⑥诱发或加重感染;
⑦骨质疏松;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⑨伤口愈合迟缓;
⑩生长发育迟缓;皮肤变薄、痤疮、多毛。
3.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
机制:抑制免疫反应,可减缓或者阻止关节破坏以及疾病的进展,预防残疾。
包括: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环孢素、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吗替麦考酚酯等。
生物制剂DMARD——疗效卓越。
机制:选择性抑制炎性细胞因子或者免疫活性细胞,不仅可以减轻炎症、控制骨质破坏,而且可以阻止疾病进展。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依那西普、国产益赛普。
【实战演习】 | |
|
【参考答案】B |
2.关于风湿性疾病的概念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
|
【参考答案】E |
3.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是 | |
|
【参考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