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消化系统考点:消化性溃疡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8-04-22
中消化性溃疡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教材无,但重要!
(1)HP和NSAIDs——最常见——已知的主要病因。
(2)胃酸的过度分泌——起关键作用。
(二)病理: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GU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
(三)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上腹痛。特点——“三性”:
1.慢性;
2.周期性;
3.节律性:DU——饥饿痛;部分患者(DU较多见)疼痛还会在午夜发生(夜间痛)。GU——餐后痛。
(四)并发症
1.出血——最常见
2.穿孔——急性(前壁)、亚急性(后壁)、慢性(穿透性溃疡)
3.幽门梗阻——吐宿食、胃型及胃蠕动波、振水声。
4.癌变——GU(1%以下) 、DU(0)。
(五)辅助检查
1.胃镜及活检——确诊首选。
2.X线钡餐——直接征象:龛影,有确诊价值;
3. 幽门螺杆菌检测
侵入性 |
(1)胃黏膜组织染色 |
HP现正感染 |
阳性率高 |
(2)快速尿素酶试验 |
初步判定 |
简单 | |
(3)HP培养 |
HP现正感染 |
科研。 | |
非侵入性 |
(4)13C或14C尿素呼吸试验 |
阳性率高 | |
(5)粪便HP抗原检测 | |||
(6)血清抗HP抗体测定 |
感染了HP,不表示仍有 |
间接 |
(六) 鉴别诊断
主要是:溃疡型胃癌——必须取活组织检查。
溃疡型胃癌内镜特点
A、溃疡不规则,较大;
B、底凹凸不平、苔污秽;
C、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D、周围皱襞中断;
E、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七)内科治疗
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1)抑制胃酸药物 |
1)PPI |
A.机制:H+-K+ATP酶不可逆失活。 |
2)H2受体拮抗剂 |
A.机制:抑制胃酸分泌。 | ||
3)抗酸药 |
中和胃酸,迅速缓解疼痛。 |
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
(2)保护胃黏膜药物 |
1)铋制剂 |
A.机制:类似铝制剂+抑制HP。 |
2)铝制剂 |
A.机制:阻止胃酸/胃蛋白酶侵蚀溃疡面。 | ||
3)米索前列醇 |
A.机制: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增加黏膜血流; | ||
针对病因 |
根除HP |
三联。 |
根除HP的三联疗法方案
PPI或胶体铋 |
抗菌药 |
1.PPI(如奥美拉唑) |
1.阿莫西林 |
(八)主要手术方法
1.知识点汇总:消化性溃疡手术方式
|
切除范围 |
分类 |
(1)胃大部切除术(我国最常用) |
胃的远侧2/3~3/4。吻合口要求3cm。 |
1)毕I式:将残留胃直接和十二指肠吻合; |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
1)迷走神经干切断术2)选择性3)高选择性 |
手术方法的选择
胃溃疡——首选毕I式;
十二指肠溃疡——毕Ⅱ式;高选择性或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引流术。
(九) 外科适应证
胃溃疡 |
A.经短期(4~6周)内科治疗无效或愈合后复发。 |
十二指肠溃疡 |
A.至少经一次严格内科治疗未能使症状减轻,也不能制止复发,以致影响身体营养状况,不能维持工作与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