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辅导精华:第一章第四节
来源 :中华考试网 2016-03-07
中(三)各种细胞的再生过程
1.上皮组织的再生
(1)被覆上皮的再生 鳞状上皮损伤后,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向缺损部伸展,先形成单层上皮覆盖缺损表面,随后增生分化为复层鳞状上皮。 黏膜上皮,如胃肠黏膜上皮缺损,也是由邻近的基底层细胞增生修补,新生的细胞初为立方形,以后分化为柱状上皮细胞。
(2)腺体上皮的再生 一般管状腺体上皮:如果损伤仅限于上皮细胞,基底膜尚完好,则可由存留的腺上皮细胞分裂增生,沿基底膜排列,完全恢复原有的结构。如构造比较简单的子宫、胃肠等腺体。如果基底膜等结构已破坏,则难以实现再生性修复,往往发生瘢痕性修复。2.纤维组织的再生
在损伤的刺激下,该处残存的纤维母细胞开始分裂和增生。纤维母细胞可来自静止的纤维细胞,或未分化的原始间叶细胞。幼稚的纤维母细胞多为小圆形、圆形或椭圆形,进而可形成肥硕的多边形或星芒状胞体,两端常有突起,胞浆略嗜碱(染成淡蓝色);胞核大而圆,有1~2个淡染核仁。当纤维母细胞停止分裂后,开始合成并向细胞外分泌前胶原蛋白,后者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
3.血管的再生
(1)小血管的再生 小血管再生主要是以毛细血管再生为起点,毛细血管主要是以出芽方式再生。首先是基底膜在蛋白分解酶的作用下溶解,残存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分裂增生,形成实性内皮细胞条索(芽)向损伤处延伸,在毛细血管内血流的冲击下,条索逐渐出现管腔,形成再生的毛细血管,进而彼此吻合形成血管网(图2-17)。增生的内皮细胞逐渐成熟,分泌Ⅳ型胶原和粘连蛋白等形成基底膜,完全恢复毛细血管结构和功能。其中有些毛细血管应功能的需要,可以逐渐改建为小动脉或小静脉。
(2)大血管的再生 大血管断裂后,两断端常需手术缝合缝合处内皮细胞自两断端分裂,向断裂处增生会合,恢复内皮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再生性修复),肌层因平滑肌细胞再生能力弱,不能再生,只有通过瘢痕性修复以维持其完整性。
4.神经组织的再生
脑和脊髓内的神经元及外周神经节的节细胞无再生能力,损伤之后通过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填补而形成胶质瘢痕。外周神经断裂损伤后,在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仍然存活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再生性修复,恢复原有的结构和功能。但是,神经轴突生长缓慢,每天只能生长1~2 mm,完全恢复功能需数月以上。如果神经纤维的两端距离太远或其他原因,使近端新增生的轴突长不到远端,与增生的纤维组织绞缠在一起,形成瘤样肿块,称创伤性神经瘤,常引起顽固性疼痛。
二、肉芽组织
(一)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炎细胞浸润,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镜下观,肉芽组织内可见大量由增生的内皮细胞形成的新生毛细血管,与创面相垂直,并互相吻合形成弓状突起,较多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散在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于肉芽组织之中(图2-18)。肉芽组织内无神经末梢,故无痛、触觉。
(二)肉芽组织的功能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修复过程中有以下重要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后2~3天内即可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水分逐渐吸收,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按正常功能的需要仅有少数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转变成小动脉和小静脉,纤维母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同时纤维母细胞数目逐渐减少、胞核变细长而深染,成熟为纤维细胞。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变为瘢痕组织。
(三)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瘢痕组织(scar tissue)是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肉眼观,局部呈收缩状态,颜色苍白或灰白色半透明,质硬韧,缺乏弹性。 镜下观,瘢痕组织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往往呈均质性红染即玻璃样变,纤维细胞稀少,核细长而深染,小血管稀少(图2-19)。瘢痕组织的作用几对机体的影响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有利的一面 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并连接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②由于瘢痕组织含大量胶原纤维,比肉芽组织的抗拉力要强得多,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其坚固性。
2.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①瘢痕收缩:发生于关节附近和重要器官的瘢痕,常常引起关节挛缩或活动受限,如胃溃疡瘢痕收缩可引起幽门梗阻。②瘢痕性粘连:在各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腔壁之间发生纤维性粘连,常常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功能。器官内广泛损伤导致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可发生器官硬化。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则地扩延,称为瘢痕疙瘩,发生机制不清,一般认为与体质有关。